文章内容

烟台大学 - 《烟台大学报》

他们,把文明的背影留在了烟大

——毕业生文明离校扫描
本报记者 陈颖 张波

2007-07-04     浏览(675)     (0)

毕业生离校活动丰富多彩,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得到重视。学校领导送毕业生离校,社区中心人文关怀,学院真情沟通,院系细处入手抓就业考研,毕业生带着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殷切叮咛离校。

    6月28日上午,隆重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淡淡的离愁弥漫着校园。今年的毕业生虽然依然不乏酒洒离别、骊歌欢唱,但总体而言,大家的情绪较往年冷静了许多。学校也组织了系列文明离校活动,让毕业生们在学校最后的日子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的责任。
    毕业了,他们文明离校
    镜头一:宿舍,打扫干净
    这段时间,毕业生居住的楼房通道都比较干净,很少出现乱扔垃圾乱堆放的现象,内务也没有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因为很多行李都搬出宿舍了,有的宿舍还被布置成家的模样,非常的温馨。
    男生宿舍的情况一点不比女生的差。居住在12号公寓的男生将宿舍彻底清理了一遍,连卫生间都刷得一尘不染。一位林同学非常自豪地说:“我们还相约了要互相监督,在离校期间决不做违反纪律的事。”12号公寓负责人张洪超老师非常赞许毕业生的内务纪律。
    镜头二:聚会,留一份叮咛
    “昨天我们为关系比较好的师兄师姐们饯行了,大家不仅快乐地玩了一通,我们低年级的还得到了不少指导和教诲。”小林兴冲冲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像这种类型的欢送会还有很多,我校体育学院、法学院、文经学院、建筑学系等院系相继举办了欢送毕业生的晚会。对此,一位大一同学告诉记者:“多听听他们的经历,使自己对以后的大学生活有更明确的目标。”而大四的同学也表示愿意跟低年级的同学接触并交流经验。一颗责任心,一份求知欲,共同构成了和谐的毕业画卷。
    镜头三:感恩,给老师一份祝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是法学院毕业生在欢送会上对老师们的歌唱。他们告诉记者,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对老师们感恩,也是对陪伴了自己四年的同学感恩。一想到快要分离了,就忍不住伤感。亓建生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都很懂事,我们舍不得他们离开。”
其实离别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就像这六月的丝雨,惆怅而有情谊;他们为了各自的新生活而去,重聚时,又将为彼此的珍惜而感慨。
    办实事,营造温馨离校环境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所关注的话题,此项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校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基层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及学生骨干的作用,大力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确保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
    镜头一:学校领导  带着感情送毕业生离校
    5月底学工部就出台了2007届毕业生离校教育和日程安排等相关文件,多次组织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协调会。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学工干部的值班巡查力度,将不稳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28日晚,校领导于文书、郭善利在学工部以及各学院总支书记、副书记以及毕业班辅导员的陪同下,亲自到学生公寓为毕业生离校送站,依依话别,让广大毕业生在离校前切实地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与温暖。
    镜头二:社区中心  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社区中心员工牺牲了双休日,坚持24小时值班,有效做好四个沟通。制定和院系沟通的月度通报和周报制度;及时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与各分工委沟通;在做好值班的安全管理同时,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有价值信息;做好与学生组织的沟通,及时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
    社区中心变生硬的管理方式为主动的人文服务。例如,对聚餐晚归的同学,社区管理人员在说服的同时,送上一杯热水或一句关怀的话语;利用楼区的小黑板及时与毕业生进行信息沟通,25号以后免费为毕业班同学通宵供电等,该为学生做的他们尽量想到。
    镜头三:机电学院    确立方案  真情沟通
    6月1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拟定了毕业生文明离校方案,发出了“文明告别母校”倡议书。通过开展“真诚·沟通”座谈会、“献爱心·捐书物”、“难忘师恩”等系列活动,使每位毕业生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6月22日,学院党总支召开了“党在我心中”毕业生党员大会,党总支书记杜希成结合自身的经历告诫毕业生党员一定要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了“一对一”党员负责宿舍活动。
    学院团委、学工办还于6月20日安排了2007届毕业生离校导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值班表,值班老师每晚都要到宿舍看望毕业生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在离校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镜头四:药学院   细处入手抓就业
考研成绩公布后,刘珂院长亲自牵头帮助学生联系复试、调剂,使药学院今年的考研率达到了37.5%。学院书记和辅导员老师与全院的152名毕业生通过一对一的面谈或电话的形式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并重点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的现状,6月份为5名困难学生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一位到北京工作的同学动情地说:“如果不是学校给予的温馨补助,我完成不了大学的学业,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此外,外国语学院、海洋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院等院系也都采取不同的形式,为毕业生创造了健康、文明、和谐的毕业环境。
    怀着“今天我以烟大为荣,明天烟大以我为荣”的信念,带着毕业典礼上郭明瑞校长的殷切叮咛,他们默默地走了。他们,把文明的身影留在了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