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学生记者姚炜菁报道:三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对于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更是迎来了教学改革的春天。3月9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梁英书记、罗海鸥院长“披挂上阵”上了新学期的第一堂思政课,13级生物技术、园林、生物科学专业的同学成为授课对象。这是继去年10月份梁英书记五次深入思政部和教学一线督学、督师、督教后,再一次掀起了思政课教改的热潮,思政课在广大师生的心目“火”了起来。
书记、校长送上“思想盛宴”
在3月9日下午的思政课上,梁英书记主讲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成长》,罗海鸥院长则主讲了《大学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构建》。
梁书记说,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大学教育就是对学生视野和能力的培养。他要求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梁书记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于将同学们从中学的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大学里成长,培养大学生形成辩证思维。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以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罗院长指出,“办大学,最重要的是办个氛围”,尤其在人心浮躁的今天,一个能净化心灵的优美校园环境,对转变学生气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特别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要使校园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勤修力学,立己(德)树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对书记、校长讲授新学期第一堂思政课,听课的同学纷纷表示机会难得,希望这样的尝试形成常态。13园林专业的梁小格表示,学校领导把思政课比较枯燥的“大道理”转化成我们乐于接受的“小道理”,而且见解独特。
思政课改革,是工作是要求是职责
2月17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和工作创新项目立项名单,由梁英书记主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工作创新项目立项。
3月3日上午,梁英书记主持召开思政课教改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以敏锐的思想把握时代脉搏,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以项目研究的形式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做“生根”的教育。
3月10日上午,梁英书记围绕立项课题的实施主持研讨会,强调要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扎实工作、取得成果并向全校推广教改经验,推动全校所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探索以改革课堂方式为核心,做到形式创新、内容接地、机制保障。26日上午,梁英书记再次主持会议研讨立项课题实施方案,指出要明确定位、齐心合力、落实分工,强调这是一项工作、一种要求、一种职责。梁书记认为,思政课教改应坚守教师引导学生的工作理念、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基础,抓好成果转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承与变革的整体发展进程中,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