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师范学院关工委于 1998 年成立 ,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岁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年来,关工委的同志们在关工委这特殊的舞台上无私奉献,形成一股合力,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他们十年如一日,用心、用情、尽力为学生服务,创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四型”关工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称号。
力量源泉 关怀 学习 榜样
——来自“关怀 ”的力量 关工委在校党委的关怀下,工作机构从小到大,不断充实健全,不断巩固提高,现在发展到各二级学院绝大部分设有分关工委。
已故校党委副书记、原关工委主任黄聪同志在一次全校干部会上指出:各单位、部、处、系级现职领导对关工委要做到 “五个主动”,即主动搭台、主动通报、主动聘请、主动协调、主动关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从2002 年以 来,校党委还通过 “教代会 ”、“学代会”、“党代会”等场合,要求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 2006 年,学校党委有关同志充分肯定了关工委的工作,并指出:从 1998年以 来,关工委老同志积极为学校的建设发展献力献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辅导、教学质量督导、学生党建、贫困生帮扶、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来自“学习”的力量 每月下旬召开一次学习例会,是关工委十年一贯坚持的规定。老同志们在例会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党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结合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件,在思想和认识上与时俱进。
——来自“榜样 ”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十年峥嵘岁月中,我校关工委逝去了曾任校关工委主任、名誉主任的梁劲、庄碧君、黄聪、李祥四位同志。他们的事迹令人永远难忘!
记得当年庄碧君同志已年过八旬,单独到东海岛西山村寻访革命军烈属,为构建我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辛劳奔波。
记得梁劲同志非常重视调研,他生前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在会上还亲自做了记录,掌握了不少实际情况。 1999 年初 ,他根 据女生代表的意见经校党委同意,创办了“谈心亭 ”。
记得李祥同志认为关工委工作要做到 “四个心”,即关心、爱心、真心、知心。他关爱贫困生,关心勤工助学工作,在去世前36小时,还参加数科院的“勤工助学经验交流论坛 ”。
他们的事迹,是无声的语言,激励着关工委的同志们勇往直前。
生动写照 以文化人 知荣明耻
在学校党委指导下,关工委十年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基层,以生为本,生动活泼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载体和方法,坚持“以文化人”,把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活动当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校园,是关工委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三爱诗歌朗诵团 由关工委于 2002 年创办,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宗旨,在校内外演出数十场,培养了200多名朗 诵演员,其品牌节目有:《党旗颂》、《22岁的春天》、《五四畅想曲》等,曾在全校文艺晚会上获得过一、二等奖。该团年年招录新生,周周欢声朗诵,关工委的老师每次都参加指导。
英语知识服务队 由关工委于 2002 年创办,服务队的师生把赵一曼、叶挺等英烈事迹、“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译成英文,上传给 “知心友谈心亭”网站供广大同学学习,复制成讲义、书签、明信片给“英语朗诵艺术角 ”的同学背诵或排练文艺节目。学校一年一度的 “红五月双语文艺晚会”上,都可以看到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英语话剧《董存瑞炸暗堡》《在烈火中永生》。培养了 200多名英 语朗诵学生辅导员,参加这项活动的学生累计已超过10000 人次 。
青年先锋论坛 关工委通过“青年先锋论坛”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展示与呈现在青年面前。论坛不定期举行,由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在论坛上演讲,再请领导和嘉宾进行点评,五年来举行了十余次。论坛的主题广泛,包括 “珍惜青春、热爱生命”、构建和谐社会、历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以及社会实践等,涉及的论题有:为“争当新世纪的四有新人”、“学习英雄、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大学生应当成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青年先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赴阳西贫困地区支教的调查报告”、“红嘴鸥护鸟队,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纪念改革开放 30周年”等。 “青年先锋论坛”汇聚了先进青年大学生的践行体会,为校党委提供了“点评、诱导、启迪、引领”青年大学生的一个舞台。
“八荣八耻”宣传队与流芳文化团 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把校园景点“流芳亭”作为“八荣八耻”宣传队的活动点。 2007 年以来,“八荣八耻”宣传队与“流芳文化团”的同学为构建和谐校园,用休闲时间在“流芳亭”开展 132次文体活动,有 2483 人次 参加,在校园周边散发“八荣八耻”小宣传单 2160 张。他们提出:“学‘八荣八耻 ’,从我做起! ”“从每人身边小事做起。 ”《源流》杂志刊载文章《流芳亭,芬芳满校园》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大型电视连续剧《大爱无声》的第八集“守护春天之树”有关工委老同志和同学开展活动的身影。现在 “流芳文化团 ”的同学又把宣传“八荣八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通过“三下乡”活动带往农村、带往社区、带到湛江南沙守备部队。
征文活动结硕果 学校党委对学生参加关工委组织的征文活动十分重视,要求学生在“读书 ——撰文 ——演讲”的过程中,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引导,“理论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1999年广东省高校关工委组织的“学邓小平理论”征文比赛中,我校学生 4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占全省高校获奖总数的11%。在2006 年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构建和谐校园”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征文活动中,我校学生有12篇作品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此外,长期以来,关工委在重大历史纪念日,组织和指导学生举办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专题座谈会、观看录像、开展主题团组织生活等活动,出版以“永远的丰碑”为主题的大型板报以及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等,生动活泼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老同志们还以 “特聘组织员 ”的身份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给新党员作《我为什么要在古稀之年入党?》、《把心献给党》等讲座,把自己亲身的革命经历作为一部活教材,协助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帮助同学们提高思想觉悟,解决思想难题,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特色与品牌 努力创建“四型关工委”
——从“四型谈心亭”到“四型关工委”
1998 年学校关工委成立后,应广大学生要求,“谈心亭”不久也成立了,它是关工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与学生接触和对话的一个“窗口”,我校是广东省成立“谈心亭”最早的一所学校。主持这项工作的教师采用个别谈心、集体谈心、热线电话谈心与信函往来等方式,广泛联系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思想困惑。
“谈心亭”谈心的原则是“一个核心三个结合”,即以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与国家大事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谈心的方法是遵循“疏导 ——宣泄 ——化解”的规律,对心理失衡的同学及时给以帮助,化解其内心矛盾,帮助其重树自信心,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讯》2002 年第一期刊发了省教育厅的文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文中论述到: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大学普遍建立“谈心亭”心理辅导机构帮助青年学生排忧解惑,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化解矛盾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对我校关工委工作的肯定。
中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照华一行于 2002 年到惠州调研,他号召创建“四型”(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我校关工委努力实践“四型”要求,以“谈心亭”为窗口构建起了“四型谈心亭”。
服务型 10年来义务为贫困生提供 “勤工助学 ”机会近1100人次 ,组织引导大学生去福利院慰问残幼孤儿30余次 。
学习型 10年来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曾组建过诗歌朗诵团、英语知识服务队、历史知识服务队、“学历史、学书法班”、“八荣八耻宣传队”、“流芳文化团”、“青年先锋论坛”等载体,全属义务性质。
调研型 为了解小学生学习历史科知识情况,曾组织大学生访问我省 19个县市, 126所小学, 2300多名小学生,将了解的情况写成报告寄给省教育厅,并得到教育厅的肯定和好评。
创新型 改革创新谈心方式,由个别谈心、集体谈心、论坛交流,发展到网上谈心。
——“知心友谈心亭 ”网站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党委对校园网也寄予厚望,在第二次党代会为开展网上思想教育工作批示:“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拓展思政工作的空间渠道,增强思政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2002 年,“知心友 谈心亭”网站创建了,开设了两个“论坛”,并设有心理阳光、生动英语、党旗飘飘、时代新知等多个栏目,如今总点击率达数十万次。广东省电视系列节目《关爱后代》介绍了该网站,教育部《社区与教育》2005 年第一期 刊登了《新时期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新探索》对该网站进行了报道。该网站在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 “百佳网站”评选活动中,在人气排名榜上排第 25位。
2007 年5月15日,广东省高等学校系统关工委的文章 《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 --发挥关工委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指出: “湛江师范学院关工委创办的‘知心友谈心亭’网站,热心为同学的学习、生活服务,现有‘心理阳光’、‘党旗飘飘’等一批品牌栏目,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有机融为一体,深受同学的欢迎。”“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 年7月26日,省关工委主任方苞同志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部分大学关工委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也进行探索和创新,创建谈心亭或网站,老教授与大学生谈心,释疑解惑。湛江师范学院的老师创建的网站,……曾帮助有自杀念头的学生恢复心理健康,帮助想用刀捅人的学生消除恶念,化解了一批失恋学生的困惑,被同学们成为 ‘守护心灵的使者 ’。”
十年峥嵘岁月,十年不平凡的历程,使我们更认清了今后应把握与坚持的几点:
(一)继续坚持我校工作的特色 --在校 党委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范大学生的思想。
(二)继续坚持我们工作的特点 --老同志立足基 层,脚踏实地,以 “三贴近 ”的方式为大学生办实事。
(三)继续坚持我们工作的特征 --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消除内心困惑时使用的: “疏导 ——宣泄——化解 ”以重塑自信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