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滕晓辉。 李秋荣/摄
12月9日下午,20岁的滕晓辉双手接过入伍通知书,激动、紧张、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看着红色的通知书上赫然印着的自己的名字,滕晓辉眼角有些湿润了,因为这一天他等了足足20年。
滕晓辉是梧州学院08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3班的学生,广西横县人,一个怀着当兵梦长大的孩子。从小认定要成为军人今年10月下旬,滕晓辉在校园里看到征兵宣传标语,他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马上找到学院有关负责人要求报名,这个机会他等待已久。于是,他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
“如果错失这个良机,我肯定会后悔一辈子的!”滕晓辉斩钉截铁地说。
滕晓辉自出生起就与军人接下不解之缘。他的爷爷是国民党兵,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父亲曾为民兵,1979年中越战争中英勇奔赴战争的前线。滕晓辉小时候就常听奶奶讲爷爷抗日打鬼子的故事。爷爷英勇不屈、不怕牺牲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刻在滕晓辉幼小的心中。父亲也常拿出自己当兵时的照片给晓辉看,并一再教育他说:“我们军人就要坚强,做事要稳重!”
从小耳濡目染让滕晓辉认定了自己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军人。到了18岁,他本想报名入伍,但他觉得新时代的军人应该要多掌握些文化知识,于是他继续完成自己的高中学业,争取以后做一名学生兵。一切为入伍做准备今年的高考,滕晓辉如愿考上了大学。自来到学院后,每天清晨在梧州学院通向市中心的道路上,都会出现他的身影:经常身穿迷彩服,或是运动装,边跑还会边唱上两句嘹亮的军歌。
他每天6点钟准时起床,一个人跑步到市中心地段再折回学校,来回约有6000米。“长跑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要成为军人就必须拥有顽强的意志,所以我一直坚持长跑,待到真正入伍了就可以尽快适合军队生活了。”滕晓辉兴奋地说到。 (下接2、3版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