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报》

陪子读书14年 唯愿儿子能回报社会
我校“同桌妈妈”感动中国

作者:每日新报 彭未风 河北工业大学 于巍    
2015-03-15     浏览(140)     (0)

陶艳波为了使失聪儿子杨乃彬像正常人一样学习,辞职陪读全程陪读,母子一起上学,成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杨乃彬现已大学毕业,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和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陶艳波参加颁奖晚会,得到了荣誉属于全家的回报。





  为了让失聪的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妈妈陶艳波辞职跟着儿子杨乃彬全程陪读,从小学到大学坚持14年。2年多前,新报相关报道感动了很多人。昨晚,在央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同桌妈妈”陶艳波与其余9人共同成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在儿子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能力。为了给孩子治病,陶艳波一家人走过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是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
  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成为孩子的同桌。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四,母子二人一起学习。而乃彬也坚强地依靠辨认老师的唇语加看妈妈的笔记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
  一路求学中,杨乃彬的老师、同学也都为母子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在河北工大,校方考虑到乃彬每天都要给人工耳蜗充电,于是给他的寝室修改电路24小时不断电。经过不断练习,杨乃彬已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
  陶艳波告诉记者,“大学的课堂氛围特别好,没有人因为我坐在课堂里而意外,只要想学习,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大学课堂。”陪着孩子苦读这么多年,陶艳波现在对机电专业每位老师都一清二楚,课后,她经常第一个冲上去问问题,老师们都耐心地给她解答,这样乃彬就能看得更清楚。现在,陶艳波最盼望的是孩子能有份好的工作。乃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通过基层推选,陶艳波成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并最终成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在春节前夕,他们一家三口赴北京参加了颁奖晚会的录制工作。录制前,主持人白岩松和敬一丹询问她:“陶妈妈,辛苦了这么多年,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陶艳波回答说:“不敢提要求,现在心里就一个心愿,乃彬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希望他能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在节目录制现场,陶艳波告诉主持人,“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孩子他爸爸一人打工供我俩上学,他更不容易,希望丈夫能一起上台领奖杯。”尽管奖项是颁给陶艳波一个人的,但荣誉属于这坚强的一家人。主持人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参加完颁奖晚会,陶艳波也非常感动,“就算全天下都瞧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拥抱他,欣赏他。”
  (每日新报 彭未风 河北工业大学 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