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善璐(右一)、许智宏(右二)等领导在孟二冬教授铜像揭幕仪式上为墓碑旁的松树培土 杨海艳 摄
4月22日,孟二冬教授离开我们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燕园内外的人们,继承发扬他的崇高精神,通过理性的思索和实际行动,表达对孟二冬教授的怀念。
孟二冬教授的同事和学生重新整理了他的《韩柳诗选》、《陶渊明集译注及研究》等著作。《孟二冬教授文存》整理后刚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文存分上下卷,上卷收录的是孟二冬已发表的文章,下卷是没有发表过的文稿。和吴宗国教授一起整理此书的孟二冬教授的博士生刘占召认为,对孟老师的著作进行整理是必须的,孟老师的研究,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意义,整理出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知行社的同学说:“支教作为教育知行社的日常活动,对我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但是这些活动与孟老师的事迹相比微乎其微,我们深知,支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起孟老师当时所面对的状况,我们这些所谓的困难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孟二冬教授生病时所住的北京肿瘤医院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与敬佩之情。2006年5月9日,在孟二冬教授救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北大医学部肿瘤学院将自己编辑的画册《怀念———孟二冬教授在北京肿瘤医院的日子里》赠送给受表彰的医护人员。38幅图片真实展现了孟二冬教授在北京肿瘤医院130天里抗击病魔、勤勉治学的高尚品格。2006年秋天,医院党支部到天寿陵园举行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主题座谈活动。时至今日,孟二冬的主治大夫孙红在谈到孟老师病中的坚毅时仍然感叹不已。“一般人知道自己得了肿瘤,上班、工作的事就根本不想了。但孟老师不仅坚持读书,还躺在病床上指导博士生,一点也没有放弃工作的意思。”
“孟二冬教授一生挚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不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精髓。”曾经,胡锦涛总书记在回信中这样赞誉孟二冬。曾经,孟二冬独坐7年冷板凳写就百万字著作,强忍病痛讲完文学课倒在讲台上。如今,这位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融的学者将生命归还给了华夏大地。
孟二冬教授离开了我们,但他会被我们永远铭记。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清正刚毅、治学勤勉的北大之魂,会在我们的心中生生不息。(卢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