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公共卫生学院主编 国家级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编委会会议召开
预防医学第3版编委会会议召开,主编施榕教授提出编写大纲及基本思路,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编委们对讨论稿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将更新补充新内容,如大气污染、PM2.5等。新版教材将附有光盘。预计今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付印。
本报讯 日前,《预防医学》(第3版)编委会会议召开,主编为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健康与全科医学系主任施榕教授。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规划教材,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位编委出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陆斌杰到会致欢迎辞。会上施榕主编提出了《预防医学》(第3版)的编写大纲及基本思路与总体要求。
会议首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瞿德竑向各位编委颁发聘书,并介绍了《预防医学》(第2版)的出版发行情况以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据《预防医学》(第2版)应用情况反馈,广大师生认为,该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编写路径与目前全国各地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实际情况吻合,并具有鲜明的适用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尤其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施榕在会上指出,第3版的编写总体框架原则上与第2版基本相同,结构上作些微调:在“绪论”中将增加“公共卫生概念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联系与区别,以适应当今公共卫生发展的趋势。同时还将增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一章。
会议中,各位编委对《预防医学》(第3版)编写大纲(讨论稿)逐章逐节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气氛十分热烈,与会编委都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对编写提纲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并达成了共识:本教材继续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针对预防医学近年来学科发展的新内容、新进展以及社会上新的热点问题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如大气污染、PM2.5、食品安全、新发传染病、社区卫生服务、全球健康等。编委们还认为,数字化教材已成为现代医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版教材将附有光盘,内容包括各章节及ppt、相关的扩展内容、补充阅读材料等。
据了解,新版《预防医学》共计70万字,今年7月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付印。全书分成四篇30章,其中包括《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篇章。
(张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