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扬州挂职锻炼随感
作者:魏 来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扬州挂职锻炼的经历,以及对于江苏省蓬勃向上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意识的感悟。作者总结了通过锻炼所获得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认为思维方式和思考维度在工作中至关重要。文章最后呼吁重视内容和形式的内在统一。
扬州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
借江苏省“科技镇长团”项目,2013年学校选派我到扬州挂职锻炼一年,我和扬州有了一份难得的缘分。现在回到学校已有一段时间,但扬州的风土人情、工作往事和同事友情依然常常想起,感受至深。
江苏人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江苏省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长三角腹地。目前,江苏省GDP排名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经济后续发展势头强劲。主要体现为特别重视科技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启动了江苏省“双创”计划、各地(市)人才计划、“博士教授柔性进企业”“科技镇长团”等招才引智项目,包括院士、“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在内的一大批专家学者都参与到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使江苏成为全国人才高地。作为一个外省人,我能强烈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民蓬勃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他们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力争做到最好。比如扬州的旅游宣传口号为“精致扬州”,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同样以精致著称,连扬州炒饭都制定出配料的详细标准。这体现在社会各行业人们对自己工作的深入钻研和努力探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扎根政府心中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政府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镇长团”项目也是这种理念的延伸,本质上是政府为江苏省的乡镇企业架起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入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努力提高乡镇科技服务理念和水平的较好尝试。从我所挂职地邗江区来看,无论是组织实施部门还是乡镇领导,对这项工作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支持。邗江区组织部领导就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接待来访的专家学者,目的是为当地企业增加和专家合作的机会。这种敬业精神和服务态度令我非常感动。正是政府不遗余力的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排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才使得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与国内优秀高校院所的团友朝夕相处,同学习共进步。以笔者所在的邗江“科技镇长团”为例,10余位“985”“211”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共同就工作中的问题互相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在交流中你不仅能够发现自己在思想认识、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也能认识所在高校之间的差距。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在此山中”,只有跳出来,换一个视角往往更能够看清自己。如果以前只在学校的单一部门工作,就不知道其他名校的经验和做法,无法看到差距和不足。通过挂职锻炼,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扩大了社交群体,对学校的认识和理解也加深了。
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调整。一个人的思维观念对于整个事业乃至人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就不能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挂职期间和地方领导的交流,我渐渐感受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固化和保守,经过有意识的锻炼,我的思维方式和思考维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自己原来的方式是办一件事情首先会分析各种要素,综合评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经过综合衡量认为可能性较大才敢做。在实践中,我明白了什么事情都是经过谋划而达到成功的,是“无中生有”的,自己的价值恰恰就是整合各方资源和要素,并能够最终达成目的。
办好事情既要内容为王又要注重形式,两者缺一不可。我接触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做事风格一般都比较踏实、认真,甚至略带保守,明显更注重内容。我在挂职地接触的重大活动都是讲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坚持内容的实效性、可靠性,同时,又追求眼球效应,可谓“轰轰烈烈又卓有成效”。反观我们,很多情况下可能忽略了形式。尤如一个人虽学富五车,但处深山荒野之中,和外界没有任何交流,对于个体而言也是非常可惜的。所以,重视形式和内容的内在统一,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一年时间不长,但在扬州的工作经历,无疑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会好好吸取此次挂职锻炼的经验和教训,并应用于日后的工作服务中。
(作者系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