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附属新华医院举办上海心脏节律论坛
上海心脏节律论坛2014举行,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成功引入左心耳封堵术并取得显著成果。来自国内外的电生理专家教授与医务人员和研究生参加论坛,深入探讨了心脏电生理及介入相关的热点问题。
本报讯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办的“上海心脏节律论坛2014”举行,论坛同时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以及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导管介入技术在心血管内科的运用及护理进展”学习班。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致辞,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并对长期支持医院心内科发展的专家同仁表示感谢。论坛由该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主持。来自国内外的电生理、影像以及心血管介入领域的160余名专家教授与500余名医务人员和研究生参加。
据了解,上海心脏节律论坛已经走过了十年时间,这十年也是中国心脏电生理心脏节律大发展的十年。本次论坛围绕目前心脏电生理及介入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球囊、压力监测导管技术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机制研究与有效临床干预,ICD电风暴以及心脏植入器械术后感染,复杂疑难病例的冠脉介入策略,特殊与罕见并发症等。
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房颤治疗中除射频消融外另一令人瞩目的热点。但国内此项技术尚未深入开展,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在科主任李毅刚教授的带领下,心内科团队不断进取,将这项技术率先引入国内。不仅学术方面与世界前沿接轨:今年4月成功举办了亚太地区左心耳高峰论坛,来自全球的专家通过详实的数据,精彩的演说,将专业的知识及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同时在临床方面也积极推进:该诊疗中心已完成数十例成功手术,术中术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本届论坛,国内外电生理学者也围绕此项技术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从而为促进该项技术的学术研究、临床推广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
(丁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