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上海医药高专、附属卫校“心灵成长训练营”举办

2014-11-10     浏览(52)     (0)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举办团队建设活动,学生们扮演侦察兵、通讯兵、工程兵等角色进行模型搭建,活动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相互理解。


  本报讯 日前,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心灵成长训练营之团队建设”活动。各系部心理协会成员、心理委员等35名同学参加。
  据介绍,“心灵成长训练营”是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特色活动之一,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组织方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户外拓展等活动,每次活动都带给同学们心灵的成长。本次团队建设活动的任务为“你说我做”。35位同学被分为5组、每组7人,并自由扮演侦察兵、通讯兵、工程兵三种角色。老师把教室划分成3个区域,将已拼搭完的积木模型放在侦察兵负责的区域,扮演侦查兵的同学们努力记忆模型的结构,并凭着记忆传达给通讯兵,通讯兵们也不断通过自己的理解向工程兵传达模型的搭建方式,指导他们拼搭模型。在第一回合的游戏中,成员间尚未形成足够的默契,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却没有完成任务。经过反思,队员们调整策略,在第二回合中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模型搭建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团队协作过程,更是沟通的考验。作为一名侦查兵,他们虽然看到了模型的结构,却不能帮助工程兵搭建,因此如何传递信息便是一种挑战。通讯兵作为沟通的中间环节,不仅要确保自己获得了准确的信息,更要将这些信息用工程兵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而整个团队的希望都寄托于工程兵,他们则接受着“效率”与“准确性”的考验。
  在活动后的分享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大家认为,活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到带有反馈的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效率更高,同时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加深了相互的理解。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心理素质,使整个集体变为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团队。
(吴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