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走近大师———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 学生记者 杨倩 周维盈
记者采访欧阳院士时,欧阳院士认为长江大学学生朴实,善于思考,同时也对中国的探月工程有深入的理解和责任心。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并了解国际研究,但同时也认为当代大学生应有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心。
记者:欧阳院士,请问您感觉长江大学跟其他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欧阳:长江大学地处荆州,交通不太方便。所以朱业宏书记邀请我来学校一次时,我觉得应该来,我应该把有关嫦娥的情况告诉同学们,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义务。我深刻的感受到你们学校的同学比较朴实,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这种朴实不仅表现在外表上,更表现在对科学的严肃、认真。第二,我觉得你们比较善于思考,善于想问题,从同学们还提到了怎么样更好的学习,怎么样去更好的做人,怎么去考虑国家的需要等等可以看出来。我觉得大学的生活可能不完全决定于学校,要靠自己,要去学会怎么去学习。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探月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非常深的印象,我们现在嫦娥一号成功了,我们非常自豪和骄傲,可当时您有没有做过失败的打算?
欧阳:科学的探测上是难免失败的。因此考虑得很明确,第一千方百计保成功,真的失败了也要面对现实。我觉得我应该去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且是勇于去承担,我是做了这种准备,那也只能在哪里跌倒的在哪里再爬起来,因此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记者:欧阳院士刚才您也提到了,我们中国必须要走出这一步,而且我们也了解到您打算在80岁之前把探月的三期和载人登月都设计好,实现这个目标您觉得压力大吗?
欧阳:关键是第一次,第一次只要成功,我相信,你不想走比人都会推着你走,假如失败,你想走别人也不会让你走,这是中国的现实,你要很冷静地看待,因此只有坚持到底。因为第一次成功了,也就创造了一个基础,所以我就想,我的责任是要把后期的这些问题考虑周到,但是不是说我能做完,不是的,这条路我能铺多远就铺多远。
记者:听说您特喜欢乔峰是吗?
欧阳:平常人家问我爱好什么,我说什么也不爱好,就是喜欢看武侠小说;那么人家进一步问,你喜欢谁的武侠小说,我说金庸;你喜欢金庸的哪一部武侠小说,我说《天龙八部》;《天龙八部》谁你觉得比较好,我说乔峰;是这么演变过来的。我觉得金庸写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有特别好的,有特别坏的,也有半好半坏的,但是做人来看,我觉得乔峰是个值得效仿的人物,我觉得这个人特别有责任心,而且是个正派人物。
记者:您报告会上说,您给您带的研究生尽量创造出国的机会,但是很少有回来的,您当时为什么不跟他们说你们将来要回来为祖国做贡献呢?
欧阳:一个人的训练必须让他知道在国内的圈子里是很狭隘的,你必须到国外去闯荡,你才知道国际上是怎么做研究的,他们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样的,他们是怎么去做的,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氛围、环境,各个方面还需要去改进,在好的条件下多出成果。我认为只要他真的有一颗中国心,要相信我们的年轻人,我到现在还是这么看的,当然我很佩服我们国家困难的时候回国来拼打的创业的科学家,因为国家需要他们,我也相信国家需要我的那批年轻人,他们也会及时赶回来。我从不给他们设置障碍,我觉得你高兴干什么,高兴研究什么,你就去做去研究。
记者:您小的时候爱好天文,现在也从事这个工作,而现在的大学生一般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你怎么看?
欧阳:我认为首先是社会发展了,能念大学的人多了,职位就那么多,竞争太激烈了,你必须面对现实,你如何更好的衡量自己,找准方向,分析判断国家的发展,如果连这个能力都没有,大学就白读了。
记者:您对当代的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希望呢?
欧阳:我觉得现在的社会,丰富多彩,这是社会进步了,我想影响大学生的是教他们怎么去做人,怎么去对待事物,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诚实、有责任心,又讲信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