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捡起的不仅仅是文明
作者:文学院 刘兰慧
自考研结束后,安静了一段时间的图书馆又热闹了起来,座无虚席,书声朗朗。且不去评说图书馆座位到考试季为何如此抢手,只是亲眼目睹了一些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笔者就感慨满腹。
午饭时间,大家都渐渐离开图书馆,仔细一看,图书馆的桌子上却摆满了一本本书。此时总是会有一些在过道里背了一上午书的同学准备找个座位,看到满桌子的书大多落寞地离开了。不仅如此,同学们离开后的图书馆毫不夸张地讲像战场一样,桌子上地板上散落着用过的草稿纸、替芯、便利贴等各色垃圾。而每天,负责清扫战场的保洁阿姨总需默默工作1个小时以上才能还原自习室的原貌。
看到如此场景,笔者脑海里突然就浮现了某旅游区的一则标语:“除了你的脚步,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当我们把垃圾随手一丢的同时,不仅是对保洁人员劳动的不尊重,同时也把我们自己的文明丢在了一旁。人是社会性、群体性生物,我们理应对我们的周边环境和人保持足够的善意和尊重,这同样是一个人修养的彰显和与人为善、与境相融的和谐观的体现。
不禁联想到近些年国民的不文明旅游现象。随着大量国内游客涌入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一些诸如乱丢垃圾、损坏旅游设施、随手题刻等不文明行为也损害了中国游客的形象,中国人将自己足迹印到世界更多地方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我们是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言谈举止并且重新捡起我们所丢失的文明了!每个人都应对我们所处的环境具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敬畏感,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不随便丢弃或者捡起一片纸。也许当所有人都具备了这种自觉意识,我们捡起的就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张白纸,而是一个国家的文明了。
人走书去,窗明几净。作为一个有相当教育的新时代大学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一片纸都随意丢,一片纸都不主动捡,又何谈去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去行动呢?善待周边的环境和周边的人,从小事做起,文明就蕴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