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实现充分就业、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我校召开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2015-01-10
本报讯(记者 郭映虹 见习记者 郑莉萍)1月6日下午,我校召开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陈柴生、校长李永苍、副校长黄志源出席。校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同志及师生代表参加。
大会表彰了我校2014年度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获得先进单位的有土木工程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林雪莹、姚丽君、林雨轩、郑炳云、程琳红、彭魏玮、李航、郑燕娜、林荣、黄屹、陈超被评为就业指导工作先进个人。随后,土木工程学院、文传学院及环生学院代表分别发言,交流了经验。
黄志源在会上传达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并简要介绍了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部署了2015年就业工作。
据悉,2014年,我校共有毕业生3763人,其中本科2806人,专科957人,截至2014年12月15日,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为91.68%,签约率为35.26%(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签约率为40.6%)。就业率比2013年增长1.3个百分点,签约率比2013年增长8.9个百分点。201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就业工作整体合力持续增强、就业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校园招聘活动蓬勃发展、创新创业工作初显成效、就业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毕业生基层工作、入学深造等取得实效六个特点。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省内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预计达26.6万人。我校2015年共有毕业生3807人,其中本科2966人,专科841人。
15届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学院充分认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要加强教育宣传,鼓励、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加强思想与形式教育,全面解读和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二、要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三、要聚焦重点群体,做好困难帮扶和就业援助。加强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四、要健全就业反馈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就业反馈引导,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就业率和质量。五、要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健全就业指导体系,着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六、要加强就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就业组织领导,强化就业安全管理。
李永苍在讲话中通过列举茅台酒“一摔成名”的例子告诉大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就业的保证,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的根本。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是解决观念性就业问题的关键。各二级学院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提升教育水平、信息化水平,动员力量帮助学生就业,鼓励学生创业,真正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他希望各学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实现2015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陈柴生在会议总结中提出16个字与大家共勉: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苦干实干,确保完成。陈柴生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各责任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就业工作中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