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追求艺术是我的信仰

丛纬天,设计学院2011级本科生,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2014-12-29     浏览(129)     (0)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度过的三年时光,从入学到成长的过程,强调了扎实基础、全心全意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广阔胸怀的重要性。作者从美院学习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收获了内心的强大和成长。

2011年的夏天,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来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青灰色的教学楼前,为梦想的实现感到由衷的幸运,我明白机遇来之不易,也感到重任在肩。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格外珍惜在美院的学习时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平日里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基础是美院师生一贯的坚持,这就好比习武之人练习梅花桩,随着功力的长进,梅花桩的高度也要与日俱增,基础愈扎实,站得越高,视野也就越开阔。有人说从事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灵感与天分,但我认为美院的教育赋予我们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对事业全心全意的热情、孜孜以求的态度以及执着追求的精神。

在我看来,如果说深入的学习与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尽精微”,那么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广阔胸怀就是“致广大”。“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在他的书中如是说,“虽然我们过去的时代也是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的,但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做到更好,那也是我的信仰。”近在眼前的有南京青奥会的会徽,远在天边的有中国正在建设的南极科考站,美院师生用尽精微、致广大的态度把中国的设计、中国的美传递到了世界,这些发生在我身边的鲜活案例深深地感染和鼓舞着我,让我看了到艺术和设计的真正价值,成为我努力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

参加学生活动、成为学生会的一员,对我而言同样是一种历练。学生会是一个能让我发挥专业和特长的舞台,是一个大家一起讨论、合作、共赢的舞台。学生工作给了我另一种思考的语境和视角,对于设计师的成长同样重要,当然,我也会思考如何协调学习与活动的关系,分清主次,让两者相得益彰。

一转眼在美院度过了三年的时光,美院特有的艺术氛围使我沉醉其中,班集体、工作室、学生会的老师和同学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回望过去的三年,我收获的不光是专业的眼界与技能,最珍贵的是获得了内心的强大、自我的完善和成长。尽精微、致广大,我希望在这里从一点一滴的精致开始,走向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