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丽华 朱领杰)
11月29日,由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纪念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周年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郑州市政协原主席李秀奇,河南省招办主任杨智磊,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执行会长、我校董事长胡大白,以及来自全省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代表100余人参会。
研讨会在信息大楼第一报告厅举行,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涂兴召主持。李秀奇指出,这次纪念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考30年成绩的机会,很及时。这体现出河南省民办教育界人士对历史的珍视,展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精神。
胡大白在致辞中指出,自学考试制度面临多方面严峻挑战,一是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影响,自学考试面临生源竞争的压力前所未有。二是来自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将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自学考试综合改革推向深入。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武跃民在发言中用“高兴”“敬仰”“期待”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参会心情。
会上,胡大白等10人被授予“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我校等17个单位被授予“助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我校副校长冯长安等96位同志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我校毕业生杨胜利等49位同志被授予“优秀自考毕业生”荣誉称号。受表彰单位和个人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最后,韩民在讲话中指出,自学考试制度本身是对学习成果的认证,具有以结果为导向、开放性、自主化、成本低等特点。当前自学考试制度面临新的拐点,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推进自学考试改革必须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规定为方向,转向为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转换提供平台,同时探索开发多样化学习成果的评价认定制度,拓展服务面向。
当天,我校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一楼暖意融融,人头攒动。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周年纪念展在这里隆重开展。李秀奇、杨智磊,韩民,胡大白,以及参会代表一起参观展览。
本次纪念展由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与我校主办,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承办,新闻中心、招生办公室、档案馆协办,旨在展示我省自学考试制度的辉煌成就,总结和传承民办教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探索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过3个月的精心筹备,纪念展共展出40个展板,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年的发展历程和成绩。分为四个部分: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概览,介绍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情况;省自考发展历程,展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三个阶段;民办高校及辅导机构巡礼,展示14所民办高校的发展情况;自考人物展示,包括河南省历任自考委领导、民办高校及辅导机构创办人、自考工作者、自考优秀毕业生。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4年11月开考以来,先后培养各专业毕业生81万多人,1300多万人参加考试,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高素质劳动者,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学考试制度在河南的实施,开启了我省继续教育的先河,也催生了以我校为代表的一大批民办高校,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悉,纪念展历时近一个月,将于12月26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