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报》
我校国际职业教育瑞丽培训基地在瑞丽揭牌
云南民族大学和德宏州政府共建的教育培训中心及培训基地在瑞丽揭牌并开班,培训内容涉及汉语教学、法律法规、劳动技能等,第一期共有150余名缅籍学员参训。该培训计划每年培训5000人左右的外籍学员。
关键词:云南民族大学;德宏州政府;教育培训中心;培训基地;缅籍学员;汉语教学;法律法规;劳动技能;瑞丽;培训计划;外籍学员
本报讯 12 月11 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 德宏州人民政府共建的“外交部、教育部 中国 - 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 业教育瑞丽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及开班典礼在 瑞丽举行,首期150 名缅籍学员将开始在国际职 业教育基地为期一周的学习。此次揭牌仪式及开 班教学是落实云南民族大学和德宏州政府签署 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树勋,缅甸驻昆总 领事吴昂觉悟,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崔质涛,省 政府秘书长李极明,德宏州委书记王俊强,云南 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鲁雁,云南省外办主任周 红,省商务厅厅长和良辉,省发改委副主任李金 泽,德宏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番跃平,州人大副 主任杨庆华,州政府副州长孔勒干,州政协副主 席管国照,瑞丽市委书记蔡四宏,瑞丽市人民政 府市长杨向宏,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李光明以 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瑞丽职业中学师生 代表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及开班典礼。
陈鲁雁书记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说,在云 南民族大学建立“中国- 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契合学校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地区、走国际化道 路的办学方向。基地开班后,云南民族大学将发 扬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用最优质 的办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与德宏州政府、瑞丽市 政府通力合作,为外籍劳务人员提供高标准、高 质量的汉语教学、法律法规、劳动疾病预防、劳动 技能培训等服务,以务实的行动,为中缅睦邻友 好作出贡献,共同把该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 外籍劳务人员培训示范点。
吴昂觉悟总领事表示,该培训基地不仅能够 加强在瑞丽工作的缅甸公民的相关知识和工作 技能,增加他们的劳动收入,也能促进中缅两国 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两国友谊得到巩固。
揭牌仪式上,高树勋副省长和吴昂觉吴总领 事共同为“外交部、教育部 中国- 东盟教育培 训中心”揭牌;王俊强书记和陈鲁雁书记为“云 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瑞丽培训基地”揭牌。 随后,领导和嘉宾们还巡视了云南民族大学国际 职业教育班的教学情况。
据介绍,瑞丽地处云南边境口岸,接壤缅甸 木姐,是国家级开放实验区,每年有约5 万民缅 籍人员在瑞丽工作。而云南民族大学是西南地区 面向东盟的主要教育合作窗口,具有8 个东南亚 南亚语种学科专业。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 瑞丽培训基地将通过理实结合、产学结合、工学 结合的培养方式,引入语言文化、法律法规、业务 技能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计划每年培训5000 人左右的外籍学员。按照教学需求,分短期培训 班和长期培训班两种培养方式,短期培训班计划 每年培训42 期,每期培训时间为1 周,共12 学 时;长期培训班计划每年培训2 期,每期培训时 间为20 周,共150 学时,旨在培养一批对华友 好、能进行汉语交流,能在中缅两国交流合作中 起到桥梁作用,能促进中缅经济、文化、教育交 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专项 技术的应用型的缅甸技术人才。
在第一期的培训中,共有150 余名缅籍学员 和50 名中国籍学员参训,缅籍学员主要来自瑞 丽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德冠恒隆红木家具有限 公司等当地企业。来自大通公司的缅籍学员邦 转娣表示,自己已经来瑞丽工作三年,第一次有 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希望在培训班里学 到一些关于中国政策法规、卫生健康的知识,并 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从 而在瑞丽更好地工作、生活。
主办方表示,通过培训项 目的开展,将有效落实“中国 - 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品牌 作用,充分发挥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 和面向东盟的教育合作优势, 有效提升中缅两国合作交流 水平,大力服务和推动国家发 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云南民族 大学教育、科技、人才的优势, 结合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 试验区在“中缅边境经济贸易 中心、西南开放重要国际陆 港、国际文化交流窗口、中缅 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沿边统筹城乡发展示范 区”等建设项目的需求,更好地为我国推进“一 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 区域”战略建设服务。 (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