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体能测试新标准出台:28年体质下降之势能否逆转?

作者:■学生记者 王婧溢 刘佳韵    
2014-10-13     浏览(139)     (0)

新标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测成绩低于50分不能毕业。新标准增加了必测项目和加分项,一些体质好的同学认为新标准能够有效敦促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但部分同学认为提高要求可能引发消极情绪。学校重视开展学生体育锻炼项目,提高体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精神。 这段话强调了新标准的实施旨在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为那些愿意积极参与到运动和健康活动的学生提供了奖励和鼓励。对于学生来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学校和社会层面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上。这些因素都对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另外,评分标准的调整也可能对学生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总的来说,新的评分标准可以被视为一个积极的变化,它鼓励学生参与运动并注重他们的健康。





  “体测成绩低于50分不能毕业。”新学期,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新标准),不论在测试项目上还是在测试难度上,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测成绩还直接关系到毕业证和评优评奖,新标准一出台就引起了热议。
  新标准:增负还是助力?
  在新标准中,设置了必测项目,跑步项目占分比重很大,同时新增了加分项目。
  一些体质好的同学对于达标并不是很担心,认为新标准能够有效敦促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商学院2014级本科生董文力已经和宿舍同学约好从下周开始一起跑步,锻炼身体。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提高要求很可能触发同学们的消极情绪,财政金融学院2012级本科生温建鹏说:“基于现在大学生普遍的体质情况,要求过高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新标准,教师们同样反映不一。负责本次体测工作的教师高富贵说:“大三和大四的同学已经没有体育课了,但是他们的要求却要比大一和大二的同学高,我觉得不是很合理。”体育部负责教授篮球课程的教师姜文生则表示,整体来看,体测经过二十几年的调整,各项标准都有所降低,“我觉得新标准更符合当代大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而且,加分项的设置其实是放宽了要求。”“测量BMI(体质)指数比以前单独测试身高和体重要更加科学,坐位体前屈能测试学生的柔韧性,短跑项目的加入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之下,新标准比旧标准更加完善了。”“人大健康学子”获奖者、财政金融学院2012级本科生胡笑涵说道。体质下降探究竟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
  在体育部教师高富贵看来,人大学生的达标情况不容乐观,在爆发力和耐力方面普遍比较薄弱。“大学生体质连续28年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这是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长期缺乏锻炼的结果。这种缺乏要求在大学得到弥补,学校的压力是很大的。”
  姜文生认为,体测的大部分项目测试要求都与学生的先天身体条件无关,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达到。“体质下降说明同学们比以前锻炼得少了。以前的体育课除了课上锻炼以外,还实行一、三、五的早操制,规定早上六点半集合。除此之外,还有教员组织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如排球和游泳等。现在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锻炼的频率和强度都大不如前。”
  “想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得提高体育锻炼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姜文生说,“学校对于开展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重视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体育部积极承办了各种全国性的比赛项目,也可以增强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意识。对于班级来说,每个班分配一两个体育特长生,能够对同学们进行专项体育锻炼起到带动的作用。”
  “宅男宅女”动起来今年的体测工作将在十月底进行,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体育锻炼。本来就喜欢运动的同学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训练计划,不经常运动的同学也走出了宿舍。同学们的运动方式以跑步和游泳为主,还有一些同学选择骑自行车出游锻炼或者进健身房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健身。
  高富贵介绍,在体育课上,老师们会指导学生有效锻炼身体并为大家留下练习时间。姜文生也提到,体育教师在体测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老师可以在开学的第一课上就让同学们明确地知道体测的重要性,并教给同学们一些具体锻炼方法。比如,通过间歇性长跑来增强肺活量,也就是快跑慢跑交替进行,体质强的同学可以快50米慢50米,体质稍弱的同学可以快一圈慢一圈,因人而异。”
  胡笑涵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建议。她认为,同学们不需要为了体测加强训练强度,因为身体素质靠短期训练并不能得到提高,主要是平时要多锻炼,同时调整好自己的饮食和睡眠。“要想变得更健康,还是要把运动、休息和饮食三者调理好,这三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她还提醒同学们体测当天一定要记得吃早饭,体测中间尽量不要喝水。
  “现在体育课的出勤率基本上都能达到100%,大家在课上都很认真。虽然只有1个学分,但作为必修课,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充分重视。”体育部负责人介绍,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精神培育是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十六个重点人才培养项目之一。2013年11月,我校举办首届“人大健康学子”大赛,评选出10个“人大健康团队”和10位“人大健康学子”,以推动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与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使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中能够得到身心锻炼;2014年5月,我校承办首都高校第52届学学生田径运动会,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对于体育的关注程度,当月,我校还筹划实施了首都四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健康达人”展示活动,从而激发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倡导社会关注大学生体质状况。
体能测试标准新变化■取消了选测项目,设置了统一的必测项目。中学生和大学生必测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对于初中以上的男生,引体向上也是必测项目。
  ■增加了新项目,跑步项目占分比重很大。增加了BMI指数、坐位体前驱和50米跑三个项目。其中,50米跑和1000米(800米)跑单项成绩所占权重均为20%+,是所有项目权重中最高的两项。
  ■新增加分项目,不及格可在本年度补考一次。女生仰卧起坐以及800米跑若是达到优秀,可以分别加10分;男生引体向上以及1000米跑若是达到优秀,也可以分别加10分。所以总分由100分增至120分。
  ■学生测试成绩低于50分不能毕业;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