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2014,你的实习有没有总结?

2014年暑期,学校追加支持10个学院、42个专业实习经费,共3240名学子走出校门,完成实习任务

作者:本报记者 王超 本报教工通讯员 袁李华    
2014-11-30     浏览(74)     (0)

文章介绍了学校实习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学校为支持学生实习而采取的措施和实习效果。文章还分享了航空宇航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等学院的学生实习情况。


  实习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巩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作用。“真刀真枪”的实习是学生了解企业,走向就业岗位的重要桥梁。实习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形势,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事业心和责任感。

概况速览 1
    2014年暑期,在下拨给各学院实习经费的基础上,学校专门从本科教学优秀工程二期建设经费中设置实习专项经费,用于追加支持全校10个学院、42个专业的实习经费。共有3240名本科三年级学生走出校门,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地点省外主要分布在陕西、辽宁、江西、贵州、海南、四川等地,省内主要分布在南京、常州、苏州以及镇江等地。
  从实习管理角度和育人成效看,这次实习工作加强了校企深度联合,展现了南航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开拓专业视野的目的。

实习形式 2
    我校学生实习形式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
  集中实习由所在学院与实习单位接洽、商定,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安排好实习任务与内容。实习学生大部分为工科类学生,实习单位以国防企事业单位为主,还有部分学生分布在大型国企以及外资企业。这种实习一般规模较大,学生之间易沟通交流,有益于企业教学和学生竞争合作关系的形成。
  分散实习是学生自行与实习单位联系确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单位的要求完成相关实习内容。这种实习形式主要集中于文科类专业,尤以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居多。参与此类实习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求知欲,能在较复杂的环境中锻炼提升自己,实习单位主要分布于外资企业以及私企。

知行合一 3
    除以上实习措施外,学校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深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了解,使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良好的平台,也使企业方面能够深入了解学校专业教学的培养思路,有利于企业对学校专业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
  随着“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学校还将“卓越工程师计划”引入到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竭力争取校外优质资源,建立与企业的有效联系与合作。

实习效果 4
    无论是集中实习还是分散实习,绝大部分学院出色地完成了实习前的既定计划,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形成了一套学校制定实习制度、企业搭建实习平台、教师倾心实习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实习链条,从而保证学校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检查、考核等环节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案例分享 5
航空宇航学院
    他们选取了昌河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南昌洪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约10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单位,这些单位大多与航空宇航学院签订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协议,作为我校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建立在这种合作关系之上的企事业单位把教育、引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素养能力培养纳入到协议之中,对学生实习质量加以重视,避免了应付、敷衍的行为,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实习前,学院进行了安全教育、保密教育、宣传动员、纪律强调以及任务布置;实习中,要求学生遵循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实习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并对其进行检查以及实习考核。
    
自动化学院
    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扩大实习学生的专业覆盖面以及对实习纪律的严格要求。学院一方面重视学生实习的质量,积极宣传实习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学生到相应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另一方面,强调实习组织纪律性、严格实习管理,保证实习效果,采取主要包括实习计划、实习考勤表、测试、验收表、成绩评定表等,有效管理环节贯穿实习过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精心组织多样化、高标准的实习形式,挖掘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文科生分散实习的优势。由于文科专业学生不易于大批量实习,企业的接收量较小,学院广泛联系实习单位,邀请企业校友、知名企业家到学院参观指导、开展讲座交流活动,充分挖掘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打开实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