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田瑞,当代国画家,1942年生,山东昌乐人。少年时期于青岛第十二中学从蒙师孙国枫先生学习绘画。1958年就读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师从于关友声、于希宁、张鹤云诸教授,后又求教于李若禅、王雪涛、孙其峰等名家。现为山东德州学院美术系教授,山东省美协理事。一九九六年应邀赴日本举办画展,作品多次被法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友人收藏,其作品多次被宜春市人民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美国、墨西哥、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友人。
走进田瑞教授的家中,古色生香的木制家具质朴自然却别有韵味,一藤绿萝挂在门檐,更是增添了几分生气。这位已70岁高龄的教授,和蔼而亲切。在这寒冷的初冬,他那真诚而坦率的话语温暖了整间屋子。求学路漫漫,以平和之心踏过人生路少年时期的田瑞教授从启蒙老师孙国枫先生那里开始学画。 “我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开始接触到画画的。”他说, “初中上第一堂美术课的时候,老师拿了一只搪瓷杯子让同学们画。画完之后,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美术小组,我当时就想参加试试吧。”于是他在美术小组里接受了完整的美术启蒙。后又于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又相遇了关友声、于希宁等教授,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得以深造并获得更好的发展。田瑞老师说,启蒙老师孙先生对自己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很多年来,他一直与老师保持着联系,直至孙先生去世。“在那个信息流通还不算方便的年代,老师与我总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在一字一句中指导着自己如何进步。”说到这儿,田瑞教授怀想起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暖暖的师生情,温暖了老一辈,也温暖了我们这一辈。
五六十年代的求学路坎坷而漫漫,有阶级差异性的歧视,有保守严苛的学术氛围,还有饥荒挨饿的岁月。但幸运的是,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机会和选择。田瑞老师说: “那时候不缺乏全国一流的文艺团体演出,和现在不同的是,学校主动为每个艺术生免费提供票,我们就有更多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从田瑞教授的回忆中,我们明白了艰辛是一种阻力,也是一种动力。我们不能躲避艰辛而是要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它,同时无论幸与不幸,都要坦然接受现实。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正因本着这样一种淡泊、平和的心态,在现实面前甘愿做前贤的追随者,他的画作与才德才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各界学者。
以心做明镜,用诚支撑教育作为一名教授,田老接触过各形各色的学生,其中包括校内校外、社会各界、年纪不一的绘画爱好者。他们以画会友,彼此交流借鉴。谈到教过的学生,他颇有感触: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直指我画作的不足,认为我的作品不够放松,太过中规中矩。这让我十分感动。” 他还回忆道,有次带着学生去敦煌写生,顺道给学生买了当地可口的瓜果,一连买了三次,直到把所有学生的包都装满了。他说,年纪大了,看着学生们吃得高兴,比吃到自己嘴里还要享受。其实一直以来,在田瑞教授心中,师生之间需要的不仅是真诚和坦率,更需要彼此的真心爱护。作为一名老师,要让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显露出来,让学生能够接受你的长处,原谅你的短处,如此的师生情才最为和谐融洽。
在教学思路和方式上,田瑞教授有着自己的总结和方法。在他看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明确教育需坦诚,不需装饰。一是不能应对于形式,要落实学到的知识;二是不能拘泥于课本,要敢想敢做,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在课堂上他总是对书本上艰涩的内容一带而过,有时候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趣味小故事,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于绘画的创作,他强调,灵感的确重要,它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会使画作充满生机和灵气。但更重要的是自身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功底,这对于任何形式的创作都是必然所需的,尤其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实践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将自身所学落实到实践中。同时在上课时间,田瑞教授还会对学生讲: “虽然课由我来上,但绝不是学我,咱们一起学习前辈为我们树立的典范。”如此,无论临摹还是写生,都会是一种享受。前者我们坐享前辈遗产,后者让我们感悟上天恩赐,以这样的心态领悟创作的精髓。
返璞归真,在质朴中独具匠心对于自身画作的风格,田瑞教授一直都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目标不一定要高,要量力而行。他说: “画画要凭着自身条件往前奔,奔到六寸也不必装出一尺的样来,要用闲庭信步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所谓的事业,并非悬梁刺股,废寝忘食,但却不可以停滞或丢弃。”在田瑞教授的艺术观点中,还提到: “画贵创新,但万万不可勉强,功力、学养达到一定境界,自然有个人风貌显现于画中。老老实实下些功夫,以平常心处之,以寻常事为之,徐徐求进,虽未必直至艺术巅峰,至少不会贻笑大方。”在绘画上,田瑞教授的学习从未间断,会有针对性地对画作进行重复练习。他直言一字真经就是 “练”,做到熟能生巧,将作品画精,画细。他还表示自己比较幸运的是专业即爱好,把绘画创作当作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情理之中的习惯,成为自己生活的必需品,继而放松和娱乐身心。
田瑞教授钟爱于传统国画,在笔墨渲染间感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笔一墨,在质朴与自然中穿梭,恰若如鱼得水,将清灵与秀逸浑然一体,卓然独立,自成风格,在层层渲染中以画传情,以情达意,使画作的意境在不断提升中得到完美的诠释和升华。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的喜鹊、燕子、荷叶、菊花在静谧中尽显洒脱与飘逸,以虚写实,以静写动,动静结合间无不体现着画作的灵动与独具匠心。
在质朴中顺乎自然,陌上留意,心间存芳。田瑞教授以淡泊平和的点滴支撑内心最坚实的存在,在创作道路上执笔当歌,让前方有最明媚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