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马静) 以“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为主题的2014年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论坛于11月8日至11月23日在我校举行。
本届年会期间,共有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徐宗本院士、陕西师范大学许宁教授、日本福井大学师生等在内的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报告及学术交流,194名博士研究生、997名硕士研究生在13个分会场进行学术论文报告活动。本届学术年会不仅在参与人数上有所增加,国际交流更加深入广泛,还新增了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示活动。日本福井大学、日本滋贺县立大学师生与我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国际学术论坛,通过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等活动,促进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将88项研究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展示,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成就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成为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一大亮点。
11月8日上午,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论坛在金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省科协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教授,陕西省科协学术学会部副部长田世坡,我校副书记崔亦国、副校长李言、各学院(部)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及300余名研究生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年会还特别邀请了参加国际学术论坛的日本福井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崔亦国副书记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副校长李言致开幕词。他指出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广大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科研活动,开拓创新,奋发向上,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田世坡副部长代表省科协对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学习科研中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潜心科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科技事业现身的精神,奋发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媛代表大会组委会汇报了本次学术年会的筹备情况。本次年会参加交流的研究生学术论文1191篇,进行2个大会特邀报告、1个国际学术论坛、58个分会场专家报告,首次将博士生中期考核引入博士论坛,举办我校首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
会后,蒋庄德院士作了题为《微纳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他介绍了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从MEMS加工技术及器件、纳米技术及器件、微纳器件集成制造技术及系统、石墨烯及其进展几个方面介绍了微纳技术取得的成果,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微纳世界。
开幕式后,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在学科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近40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杨媛副院长主持,机仪学院院长华灯鑫为论坛致词并做了精彩的报告。参会代表分别就相关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论坛于11月23日上午在曲江校区图书馆报告厅落下帷幕。校党委书记周孝德、副书记崔亦国、副校长李言、特邀嘉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许宁和我校各学院、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300余名研究生出席了闭幕式。闭幕式由李言副校长主持。
周孝德书记致闭幕词。他说,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论坛的深入开展对我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与科研创新工作具有强有力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话中,他对我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把学术道德作为研究生一项必要素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认知水平;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制度,形成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导师要成为研究生良好学术道德养成的榜样,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发挥学术道德榜样示范作用。最后他鼓励广大研究生要积极从专家报告和学术交流中启迪科学思维、发现科学问题、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科学研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崔亦国副书记宣读了《关于表彰2014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作者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获奖作品的决定》,对101篇优秀论文及84项创新成果的作者进行表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勇于科研创新。与会领导及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奖,水利水电学院导师代表宋孝玉教授和理学院获奖学生代表郝娜娜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闭幕式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系教授许宁为研究生作了题为《国学要义》的报告。许教授从国学的涵义、国学的旨趣、国学的特质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学的概念、范畴及内容,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同学们对儒、道、佛学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思想的浓厚兴趣。
本届学术年会由校科协、研究生院、科技处、学生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团委联合主办,各学院(部)和校研究生会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