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 - 《长江师范学院报》
欧洲文化交流之旅
我校2014年赴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交换生开始留学新生活
作者:张雨梦
来自长师学院的14名女生在黄东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波兰留学,成为娘子军。她们团结互助,展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成功抵达学校并迅速适应环境。波兰友人热情接待,学校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美食,宿舍环境也让他们感到温馨舒适。他们还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卢布林市,并将在各自的院系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长师的娘子军”
2月19日早上8点半,来自我校2011级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十四名交换生在国际学院副院长黄东梅老师带领下,踏上了飞往波兰首都华沙的空中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赴波兰留学的十四名学生全部为女生,被带队老师黄东梅亲切地称为“长师的娘子军。”在整个行程中,十四名姑娘名副其实地发挥了“娘子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拖着接近半个人高的旅行箱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共计23公斤左右的行李,从北京到华沙,从车上到车下,没有一人叫累。从北京去往卢布林的接近13个小时的旅途中,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一路相互照顾,大家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来到学校后,外国语学院的同学更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了大家的联络员,帮助大家顺利完成了学生注册工作,让同学们迅速融入新环境。
“家的味道”
19日下午3点,历经长途跋涉后,姑娘们终于顺利抵达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迎接她们的是该校专门负责国际交流事务的海伦娜女士。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校方专门为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准备了米饭、鸡肉、蔬菜沙拉以及富有波兰特色的覆盆子饮料。
欢享美食后,原本疲惫不堪的同学们重新振作精神,搭乘校车前往公寓所在地。干净、舒适的宿舍环境让同学们异常兴奋,把时差带来的不适抛到了脑后。“配备有卫生间、冰箱以及共享厨房的寝室,对我来说,有一种家的味道,相信我会很快适应的。”来自文新学院的徐梦佳说道。
管理学生公寓的修女看着这一张张东方的面孔,主动上前问好,询问同学们的需求,并对公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让同学们很快了解了自己的住宿环境,解决了生活上的诸多问题。“修女姐姐很温柔、和蔼,每次见到我们都会用波兰语问候我们,所以,我学的第一句波兰话便是‘你好’。”来自外国语学院的何艳波说道。
“我想我会越来越喜欢这里的”
也许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未来四个月将要学习的地方,2月20日,姑娘们没有睡懒觉,而是早早起床
洗漱,乘车前往学校。早上8: 00,同学们来到了卢布林天主教大学的校园,带有强烈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古平平说道:“对于我来说,这里到处是风景,时时刻刻都吸引着我的注意力。”
上午10点,卢布林天主教大学的汉学系主任,已经80岁高龄的施乐文教授会见了14名交换生。他用熟练的中文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欢迎,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适应在波兰的生活,祝愿他们能够在这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随后,我校交换生与即将前往我校交换学习的波兰学生举行了见面会。同学们各自介绍了自己国家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中文和波兰语日常用语的简单学习,为双方能够尽快适应出国交换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增进了两国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参观了卢布林天主教大学的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18年的天主教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许多感人的故事,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也对自己即将生活与学习的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渐渐地爱上了它。
下午2: 30,卢布林天主教大学副校长亲切接见了我校交换生,询问了大家关于课程以及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与同学、老师讨论解决。她希望同学们能在卢布林天主教大学度过一段愉快、有意义的时光。波兰校方与我校代表黄东梅老师互赠礼物,共祝双方合作愉快。
会面结束后,波兰校方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卢布林的老城区,邀请同学们品尝了最地道的波兰风味美食。“热情、善良的卢布林人以及弥漫着神秘气息的城市建筑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我会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张家铭说道。
在对即将学习、生活的学校以及卢布林市有了简单的了解后,24日开始,14名交换生将分别在各自的院系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