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届高校教学名师奖的名单。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王军成为我校首次获此殊荣的教授之一。
穿过电气信息学院的行政办公区,来到了王军老师的研究生实验室。研究生们正在为自己的项目而忙碌着。不一会儿,穿着黑色衬衣的王老师出现在门口。脸上溢满了和蔼的微笑,与之前在电话里那个柔和的声音一致,是一位温婉的女性。听着王老师温柔的语调,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聊天,天南地北,从工作到生活。
1991年,王军在获得了重庆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后来到我校任教。最开始,王军只是想把教书作为一个过渡,却没想,这一教,就是17年。从当初的助教到现在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她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上。在这个过程中,王军深深地爱上了这“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
17年坚守讲台 教授课程成“精品”
17年来,王军先后讲授了“电力电子学”、“电机学”、“工厂电气控制”、“自动化专业英语”等十几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王军教授所负责的课程中,“电力电子学”是省级精品课程。而“自动控制理论”是电气专业自动化方向的专业课,王军从任教的那天起,就一直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工作,直到现在。“就连生小孩也没耽误过课”,王军笑着对记者说。对于多数人而言,十几年讲授同一门课程,或许是无法想象的,但王军说“其实一点也不枯燥,作为自然学科,知识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十年前和十年后的课程内容简直是两回事。”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导致课程容量非常大,这也给王军也带来了挑战。为了使学生接触到前沿科技,王军教授在保证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引入多种仿真软件平台,更新硬件设备,使得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虽然很累,但王军教授依然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并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精益求精。
主编教材高校通用
为了能更好地教授课程,王军更是参与到了教材的编著工作中。“参编教材,就必须得认真研究这门课程的其他教材,这就使得我更加熟悉所教的课,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2007年,王军教授主编的《自动化控制理论》已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紧跟该学科发展的特点,该书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除了我校,昆明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也都使用的是王军教授所编写的教材。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王军发现学生在专业英语上的欠缺,这使他们在阅读国外最新专业论文以及自己发表论文时遇到困难。在经过认真分析后王军发现,专业单词是学生们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军编写了《自动化专业英语》,从教材和教学方法入手,将国外的专业论文分章节以小论文的方式出现,补充专业词汇,进一步讲解专业句法、语法,学生们的专业英语学习取得了突破。同时,《自动化专业英语》这本教材也受到其他一些高校教师的欢迎,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长安大学等。
实验教学注重创新
在教学中,王军教授非常强调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她说:“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动手能力都是必备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同时,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引导式教育,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而严谨的学习氛围。
为了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她总是积极争取,并利用自己的教学基金为学生添置所需的设备。由于多年同实验室打交道,王军教授清楚地知道实验室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她致力于我校实验室的建设和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从课堂教育转变到实验室教育。”
重科研教改结硕果
由于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王军教授获得了四川省政府教改项目二等奖一项,四川省政府教改项目三等奖一项,目前她正在主持一项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教学与科研并不是相悖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王军教授这样说,也这样做。她先后在《系统仿真学报》、《电子学报》、《电机与控制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pringer LNCS、WCICA’04(IEEE)、ICMLC’05 (IEEE)、ICARVC’05 (IEEE)、ISNN‘06(IEEE)、ICIT(IEEE)等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余篇。被SCI、EI收录20多篇。主持与主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四川省科委重点项目一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三项、西华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一项和其他企业合作项目20多项。王军教授常常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使得教学拥有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深受学生喜爱。
谦虚低调师德标兵
王军教授是我校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四川省电力电子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获四川省学术与学科后备人选称号,2005年获四川省师德标兵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2007年当选我校首届十大魅力教师。此次获得了高校教学名师,填补了我校在该奖项上的空白。虽然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王教授为人却十分谦虚低调,再见到记者后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其实我没有什么好采访的。”就连此次获奖,她自己带的研究生也是通过记者才得知了这一消息。在谈到自己荣誉成就时,她说得很少,而是更多地谈到对于年轻老师的带头作用与希望。
就是这样一个老师,她成就颇多,却谦虚低调。在采访的最后,王老师说:“人生就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的确,王老师就是从点滴做起,才有了现在在学术、教学上的成就,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