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南工学子从不担心因忘记上课地点而走错教室?总比别人先一步得知考试成绩?还不担心绩点核对错误?这都是因为一款南工学子必备APP神器 “课程助理”———“让学业信息随身带,让教学反馈随堂做”。“课程助理”一经推出,在校园内的下载次数即达到了近两万人次,近期又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中斩获“铜奖”,而这一切佳绩都归功于南京工业大学M-Lab矩阵实验室团队。
人气APP“课程助理”来之不易成立于2012年11月,作为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之一的M-Lab矩阵实验室,由张进明副校长作为首席顾问,李勇志和张昊老师作为指导教师,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团队成员。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便已经研发或运营了“课程助理”、“高考志愿填报心理测试系统”、“Moodle在线学习平台”等六个教育类创新项目。其中,最为出色的产品当属“课程助理”,然而,第一次尝试APP开发的矩阵实验室,仅在项目设计开发方面就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在最初更是难以找到突破口。当团队为此发愁时,负责IOS开发的团队成员籍闻天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整个寒假时间第一个实现代码,做出了第一代“课程助理”的雏形。虽然只有简单的界面和功能,但对于项目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籍闻天不仅紧密贴近时尚,设计了全新的风格界面,更对“成绩”模块做了“色彩渐变”处理,成绩由高到低排序,颜色也由绿色渐变为红色。肉眼看起来很简单的色彩渐变,逻辑计算却是异常复杂,籍闻天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择分别代表鼓励和激励的绿色和红色,并花费大量时间一点一点将颜色调正,效果才如此自然。
“我记得一年前IOS版本测试发布的前一个晚上,由于设计上的一个小失误,程序和服务器发生问题,我们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很紧张,赶忙连夜解决问题,‘课程助理’才得以进入大家的视野。”被保送本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团队前负责人承骁回忆道,“当初参加这个比赛,也是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服务于广大同学,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最终走向更多的校园。”
两年的发展,“课程助理”的下载量早已超出他们的想象。凭着一股韧劲和只为打造出更完美产品的单纯目的,矩阵实验室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趋于完善。
生产“大神”和“学霸”,培养企业家精神矩阵实验室一直秉持“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以学习知识为纵轴,项目实践为横轴,纵横联合。团队前技术负责人杜宏伟告诉记者:“想要加入我们的话,硬件要求和软件要求都少不了。而相较于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更侧重实践能力。”团队负责人王锦涛说:“我们实验室的‘天师’张天朔是位闪闪发光的大神级人物,之前他就曾一个人自学并独立搭建了一个‘云计算平台’,目前我们信息学院就他一个人有这种技术。此后更是参与开发了实验室的多项创新项目,现在大四的他已经拿到京东商城的Offer,简直膜拜到不行。”作为创始成员之一的张天朔在矩阵实验室里一直被称为“天师”,是“Fullstack”———前端设计、后台程序开发甚至于网站运维他都能独立操刀完成。“我们只是单纯地喜欢程序设计,才相聚在此。而且团队中的‘程序猿’们可不是无所谓地穿着裤衩,整天吃着泡面,整晚不睡觉地枯燥工作。实验室里每个座位上都还会有各种不同的彩色卡片和其他装饰品,大家都还是很懂生活的。我们还有市场营销专业的妹子负责团队行政工作。”承骁说道。
矩阵实验室的成员拥有比普通技术宅更广阔的视野,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有机会走在互联网时代前沿。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们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籍闻天在美国留学,承骁被保送研究生,荣誉成员张杰在大众点评工作,还有两位已经毕业的“矩阵人”早已创业,经营起了电子商务公司和软件公司。其中作为创始成员之一的周伟,正在经营南京易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初期,他遇到了同矩阵实验室成立之初一样的问题:人才招募、业务选择、发展规划……而现在,公司每月营业额已经达到近20万。对此,周伟感慨说:“因为矩阵实验室,我在产品设计和程序开发上都得到锻炼,现在公司的一些软件和工具也都是我选择或者是开发的。当初在矩阵就负责人才招募的我,现在对公司人才管理也有更多的底气。”
“技术社区”却有改变大学课堂的理想目前,矩阵实验室正致力于打造校园最具“逼格”的互联网技术社区,通过传播和分享互联网技术和知识,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创新项目方面,团队在“课程助理”APP基础上研发的国内首家第三方课程点评平台“评课啦”也即将上线,目前已初步覆盖南京各大高校。通过这个平台,无论是“点赞”还是“吐槽”,学生都能随时分享自己对课程的真实看法,并看到来自其他同学对课程的评价。对此,承骁认为,以往学生们只能与身边同学交流课堂质量,老师也无法收到反馈信息,而现在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汇聚改变大学课堂的声音,在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搭建平等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同学了解选择课程提供可靠指南,为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反馈,为学校开展教评估提供决策参考。
“帮助老师改进课堂教学,帮助小伙伴们选择课程,帮助学校发现优秀教师……这是我们研发‘评课啦’平台的目的和使命。”承骁最后说。 李晨悦 卢丹 龚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