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

——我所感受的改革开放

作者:周来祥    
2008-11-27     浏览(646)     (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而从1949年建国到改革开放,也已有30个年头,以改革开放为基点,对照一下在前30年和后30年中的发展变化,可以使自己从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中进一步更深刻的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在我已经度过的近80个春秋中,有60年的时间,一直从事美学、文学、文艺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我在科研、教学上前后30年的变化说起,让事实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在科研上,前30年我只出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则》和《乘风集》两部著作,在《新建设》、《文艺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而在后30年,我出版了《美学问题论稿》、《论美是和谐》、《再论美是和谐》、《三论美是和谐》、《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美学概论》、《文艺美学》、《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规律》、《中西比较美学大纲》(合)、《中国古代的美学》(韩国出版)、《中国现代的美学》(意大利出版)、《论中国古典美学》、《周来祥美学文选》(上、下)、《世界美学名著大词典》、《中国美学主潮》、《西方美学主潮》、《中华审美文化通史》(6卷本)等18种论著,是前30年的9倍;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美学大会文选》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70多篇,是前30年的8倍。在教学上,前30年我基本上是为本科生讲隋唐文学史、文艺理论和美学,只是到60年代初才但任过研究生的部分工作。而在后30年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刚刚改革开放,一年我们就招收了8位研究生,并建立了硕士学位点,到1986年又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三大博士点之一。1987年创建了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并任所长;2000年又与相关专业一起建立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我为名誉主任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03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我为第一学科带头人。这些机构既是研究机构,又是教学组织,只我个人就已指导过博士生、硕士生70余人,这在前30年几乎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目前学界盛行以承担科研项目和获得什么奖项为评价学术的标准,就以此而言,前30年我只参加过王朝闻同志为主编的高校文科统编教材《美学概论》的工作,那时还没有人文社科评奖的事,也没有获过奖;而后30年,我主持的国家和教育部的人文社科项目就有8项,而获得的省部级奖励也有10多项。当然我也同意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回归论著本身的更科学的主张,的确项目、奖状的获得都可能搀杂有或多或少的权、钱、情的人为因素,只有论著本身,只有论著本身提出的新问题、运用的新方法,得出的新结论,发现的新规律,推动学科发展取得的新进展,作出的新贡献才是评价学术的根本标准,若从这一根本标准来回顾这前后30年,其变化显得更为突出和深刻。
  前30年在学术上值得一提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文艺报》曾加长达一页按语,而发表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提出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原来由旧制度制约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已逐步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二是参加了《美学概论》编写组,并在一次讨论会上提出了“美是和谐”的主张,并在何其芳同志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班,结合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规律,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这对于我的和谐美学来说,大概只是一个孕育的阶段,或者说只是一个萌芽吧!说到后30年我学术思想的发展,可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而日新月异,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第一个阶段,这以1984年一年集中出版的《论美是和谐》、《美学问题论稿》、《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规律》三本著作为代表。这三本书提出和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论述了美是和谐的核心命题;二是根据美是和谐的历史发展,提出了古典素朴的和谐美、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和现代对立统一新型和谐美三大美的理论;三是突出论述了形成这些系统观点的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这可以说是和谐美学初步形成的时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第二个阶段,这以《论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的现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大纲》(合)、《中国美学主潮》和《西方美学主潮》为代表。这五本论著的特点为;一是从美是和谐的这一核心出发,从宏观上对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本质特征作一整体的审视和把握;二是以这一整体的认识为指引,进一步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和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史的自然过程中,与三大美的理论相互印证,进一步检验和丰富三大美的学说;三是在中西方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历史发展具体研究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中西方两大美学体系、两大艺术形态的比较美学理论形态,这就是中西比较美学体系的提出。这可以说是和谐美学与中西文学艺术实际相结合,并在结合中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的时期。
  九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期是第三个阶段,这以《再论美是和谐》、《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周来祥美学文选》(上、下)三本著作为代表,这三本论著取得的新进展:一是提出了崇高、丑、荒诞是西方现当代美学发展的三部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三大形态的观点;二是突破和丰富了过去关于近代对立崇高美和崇高艺术的论述;三是使这一新的突破和丰富体现为范畴辩证运动的科学理论形态。这可以说是和谐美学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时期。
  二十一世纪以来是第四个阶段,这以《美学概论》、《文艺美学》、《三论美是和谐》、《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六卷本)四部著作为代表,这四部论著更为突出鲜明的特点:一是把和谐美学思想体系表现为美学理论和文艺美学理论范畴的辩证逻辑形态,实现了我先从感性现象抽出一个总体的观念,进一步研究具体的中西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实际和现实审美实践,然后再上升为系统的美学理论形态的初衷,也就是运用和实践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二是在研究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当代形态的新思想,以超越黑格尔矛盾思维的局限,我感到对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越。三是进一步论述了和谐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在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理论的指导和启示下,和谐美学又展现了一个新的大发展的前景;四是根据和谐美学和现实实践的要求,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弘扬和发展中华和谐文化、审美文化的丰富资源,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这可以说是一个总结自我又超越自我,并进一步开始新的大发展的时期。
  前后两个30年,都是一样的10950天;前后30年都是同样的一个我,这个我一样的拼命苦干,实际上前30年我付出的汗水还更多,那时正当英姿勃发的锦瑟年华,每天几乎苦读16个小时,而上床之后,还要用一个多小时把一天学习的内容,放电影似的从头审视反思一遍。但那学术论著、学术的收获却竟有八、九倍之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具体的说我体验到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是改革开放为每一个中国人开辟和提供了广泛发展的机遇,我自然也在其中。
  第二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鼓舞了我。正是实践是判断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才真正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处的大解放。也正是思想的大解放,使我把目光紧紧盯在实践上,紧紧地盯在现实实际的不断变化上。这才有了针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美学、文化的发展,而提出的崇高、丑、荒诞发展三部曲的理论,才带来了和谐美学的自我超越;这才有了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提出的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新发展的观点,才有了和谐美学的又一次大跨越,才有了对中华和谐之化、中华审美文化更系统的弘扬和承传;这都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都是不断实事求是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发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现在。
  此外,我还深刻的体会到,改革开放不但为我们创造了大发展的环境,提供了思想大解放的条件,而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也给我们增添了更为年青更为奋进的巨大动力。我虽已达耄耋之年,但仍抱伏枥老骥之志,当前我的心情可用四句话来表达,并以此作为这篇文章的结语:
  人未满百莫言老,灵府耄耋犹年少,絪蕴浩渺大人文,老鹰亮翅问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