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我校与光明日报共建“明政智库”专家学者纵论依法治国

中国将从四中全会领取走向法治中国的钥匙

2014-10-28     浏览(50)     (0)

首届“法治中国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强调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并从多角度解读四中全会精神。光明日报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主办论坛,旨在推动各界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本报讯 10 月26 日上午,由光明日报 社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法治 中国论坛”在京举行。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 法大学共同建设的“明政智库”同日揭牌。 与会专家学者强调,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 们党首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 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将从这里领 取走向法治中国的钥匙。”中国政法大学党 委书记石亚军在致辞中指出,十八届四中 全会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四大工程都提出了明确的理念,学 界、实务界都应发挥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的独特作用,为法治中国建设和完善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添砖加瓦。
  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在致辞中指 出,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中的关键一步。“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 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长期以来,为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 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
  何东平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 和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以说,从“依 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从“法治国家”到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们党在长期的探 索过程中对“依法治国”内涵的认识更加深 刻。光明日报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法 治中国论坛”,正是为了促进社会各界及 时、准确、全面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 动各条战线深化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与认识。
  “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锦囊之策,是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是完成 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可靠保障,是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据,是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 成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关键举措。同时也 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 国家的长治久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 必新在演讲中对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给予 高度评价,并建议赋予法治建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中更为突出的地位, 更好彰显法治的保障、支撑和基础作用。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 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全国人大常 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主任梁鹰、国家行政学 院教授汪玉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所长韩保江、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 建淼、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振刚、外交 部条法司副司长马新民、中国政法大学副 校长马怀德、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 国防大学马列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 郭凤海等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从提高全 民法律意识、构建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政 府、依宪执政、确立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 用、制定良法、党内法规建设等角度,对四 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主持。 作为“明政智库”负责人的光明日报副总编 辑沈卫星、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学院院 长陆小华,以及光明日报各部门负责人和 中国政法大学师生约200 人参加论坛。
  (来源:《光明日报》(2014 年10 月27 日01 版)原标题为:“中国将从四中全会领 取走向全面法治的钥匙———专家学者纵论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