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锦城学院 - 《锦城学院报》

积极交流促成共识努力把“锦城模式”推向全国

我校副校长王亚利应邀参加“全国独立学院第九次峰会”和

“全国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作者:院办 温晶晶    
2014-10-31     浏览(68)     (0)

  本报讯 10月20日-23日,我校副校长王亚利应邀赴山西太原和江苏南京参加“全国独立学院第九次峰会”和“全国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学校办公室秘书科科长温晶晶陪同参会。

  10月20-21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全国独立学院第九次峰会”由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主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独立学院协作会协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继续发挥优势,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及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0余所独立学院的470多名代表与会。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民办教育管理处处长曹志芳在大会上传达了教育部有关民办教育和独立学院发展的文件精神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季平高度肯定了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新任独立学院协作会理事长徐仲安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我校副校长王亚利应邀在大会上作题为《破解发展困境,加快独立学院“转设”进程》的专题发言,就“独立学院诞生的历史贡献”、“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困境”、“独立学院发展的出路何在”、“‘四方合力’促‘转设’”四个方面的内容与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探讨。与会人员对王副校长的专题报告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其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全方位地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10月22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讨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三江学院承办。教育部、江苏省政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及来自全国100余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近300名代表与会。

  开幕式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中民协高专委名誉理事长胡大白主持,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致欢迎辞。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发表讲话,指出民办本科院校要抓住难得的机遇以实现转型和发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结合当下的社会大背景,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转型发展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思路。中民协高专委季平理事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葛华副巡视员各抒己见,纷纷对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作了讲话。

  我校副校长王亚利应邀在大会上作题为《应用型大学的“锦城模式”》的专题发言。她首先指出,在教育部提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改革动议后,对地方公办高校而言,“转型发展”是必然;对民办高校而言,其在建校之初就定位于办应用型大学,如何进一步“深化发展”才是关键。随后,她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介绍并阐述了锦城学院十年办应用型大学的“竞争策略和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原则”、“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体系”、“‘双师’建设”的具体情况。这六个板块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特色汇集为锦城学院办应用型大学独树一帜的“锦城模式”。发言现场,来自全国多所民办高校的与会领导纷纷用相机和笔记录下“锦城模式”;会后,不少兄弟院校参会代表主动与王副校长深入交流,认为“锦城模式”提炼到位、系统有效、特色鲜明;更有院校邀请王副校长到校传经送宝,开展专题讲学。

  10月23日,副校长王亚利一行又赴三江学院考察学习,受到了陈万年理事长及有关部处领导的热烈欢迎和亲切接待。考察期间,王副校长对三江学院的治理结构、师资建设、教学科研、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和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双方在交流中相互吸收、借鉴好的办学思路和经验,希望能够共同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进一步改革创新,凝练特色,站稳脚跟,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为期5天的参会、考察以及与来自全国兄弟院校交流的情况来看,锦城学院在创办应用型、创业型大学的道路上,经历了十年求索、十年拼搏、十年发展、十年创新,已经后来居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我们正把“锦城模式”努力推向全国,以实现“应用型大学锦城模式”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