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首大学 - 《吉首大学报》

永不熄灭的爱

作者:文/胡建文    
2014-10-31     浏览(67)     (0)

  周末,匆匆赶回数百里外的家。
  踏进家门,老爸老妈正在厨房里忙活。喊一声妈,又喊一声爸。两人忙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看着我。
  “崽,你怎么又回来了!”
  “妈妈过生日,肯定要回来啊!”
  “叫你莫回来的,打个电话就要得了的啊!”
  妈妈嘴上说叫我不要回去,皱纹里却舒展着藏不住的欣喜。
  老爸老妈的声音都很洪亮,听得出来,最近身体并无大碍。我紧绷的心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中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亲戚。
  八十一岁的妈妈,仍坚持自己做饭做菜。我知道她站久了就腰疼,决定帮她动动菜匙(打帮手炒菜的意思)。不善厨艺的我,在妈妈的指导下炒了一桌香喷喷的菜(菜都是妈妈切好的)。
  妈妈逢人就夸我,说菜都是我炒的。
  “胡教授还会炒菜啊!”
  我笑笑,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大家的褒扬。
  活了八十多年,岁月在妈妈身上留下一身的病疼。妈妈最喜欢打“五十老”(家乡流行的一种用竹子雕刻的牌),说打“五十老”的时候,就忘记了身上的疼痛。晚上,坐在妈妈身边,看她头脑清醒地出牌是一种享受……第二天,一位晚辈结婚。跟老爸老妈一起去喝喜酒。妈妈有七姊妹,健在的还有五姊妹。很凑巧,五姊妹都到齐了,包括嫁在湖北现在广东带孙子的四姨妈。五姊妹,最小的都有六十多岁了,一辈子都难得全部到齐相聚一次。我用手机给他们拍下了合影,留下五姊妹最珍贵的瞬间。镜头里,妈妈笑得很灿烂。只是在镜头外面,猛然想起缺席的二姐(如果二姐健在,这么热闹的场合,她是非来捧场不可的),妈妈眼睛一下就红了,我忙用餐巾纸,为妈妈拭去泉涌而出的泪。
  妈妈又与大家谈笑风生起来。
  回到家,妈妈知道我晚上要走,便早早地就开始帮我准备东西,有爸爸亲手种的花生、自己喂的鸡下的蛋,以及煮好的在路上吃的鸡蛋……满满的一行囊——母爱,好沉,好沉。
  我是凌晨的火车。从家里到县城的火车站有20多公里,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去街上等过路的返程的士。
  妈妈坚持要送我。这么多年来,每次出门,妈妈都坚持送我一两里路,很多时候都是亲自看着我上车。我知道妈妈腿脚不便,但我不忍谢绝,而是欣然接受这份难得的深爱。
  妈妈送我到村口新修的桥上,我让她留步。我握住妈妈苍老却温润的手,难舍地道别。
  “明天清早到了吉首就打电话回来啊!”妈妈老了,温暖的声音依然那么洪亮。
  “好,您回去吧,莫绊倒啊!”
  走了很远,回过头去。黑夜融尽了妈妈瘦小的身影。
  一束手电筒的光芒,从桥上远远地照射过来。永不熄灭的爱,在身后,为我照射着前行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