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学校与中海油联手研制新型海底管道连接器

2014-05-09     浏览(52)     (0)

我国团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卡压式机械连接器,该连接器结构简单方便,适合各类海区和深度的海底管道作业需求,有望打破海底管道修复连接器的垄断并降低成本。


  本报讯(记者 贾天添)为提高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国产化水平,降低海洋石油开采成本,提高海底管道水下连接效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管道连接器刻不容缓。日前,“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水下作业装备技术创新团队主任首席科学家、我校教授王立权团队与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同创新,在中海油科技攻关项目“管道非焊接连接技术的研究”课题中完成一种用于管道安装和修复作业的“卡压式机械连接器”。
  海底石油管道作为海上油气开采的输送设备,其安全性关系到海洋石油开采系统的正常运行。海底石油管道的水下连接技术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国外海底石油管道连接技术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但国外的管道修复连接器一般采用法兰连接和套筒连接形式,或者由法兰和套筒形式衍生而来,其系统复杂,结构笨重,安装过程比较费时,有时需要特殊的工具与装备。国内目前用于海底管道快速修复的连接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成熟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国内海底管道安装和修复作业使用的连接器,基本为国外大公司所垄断,价格昂贵,不仅在经济效益上产生诸多问题,同时制约了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针对海底管道的安装和修复连接需求,我校海洋智能机械研究所与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同创新,共同研发一种新型的海底管道连接工具:卡压式机械连接器。其基本结构只包含中间基体与外挤压环。外挤压环在加载机具的作用下向中间运动,迫使基体内部两端各两道密封压力环咬合住管道表面,在管道表面形成局部弹塑性变形来形成密封。密封主要采用金属弹塑性变形。该连接器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承受海底管道在位的轴向力和弯矩,具有适合于各类海区、水深的作业要求,连接作业时间短且费用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