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报》
·金院论坛· □郑沈芳
教师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
文章回顾了教师节设立30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赞扬了教师的重要贡献和作用。作者强调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提出了三点共勉建议: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教育教学本领、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回首设立教师节至今的30年,我国的教育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振国兴邦”
的科学发展之路,走过了这样一条“尊师重教”的民族复兴之路,并将在这条通向光明的大道上继续前行。30年来,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卓越成就。从整体而言,我国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拓宽,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有数据证明,全国1470多万各级各类学校的专任教师,在52万所学校培育着2亿5千7百万在校学生,支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为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她毕竟是一项造福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伟大工程。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她充满自信,充满希望。
回顾我校62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设立教师节以来的30年,学校由一所行属重点中专学校发展成为以培养金融人才为主的财经类本科高校,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正是一代代教师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用自己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渊博的学识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上镌刻出永恒的记忆!30年中,我校曾经拥有以金融、实业、教育界元老为主,学术造诣、道德涵养兼备的师资队伍,其中姚念慈、徐武定、戴文深、王弘之等前辈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口口相传的骄傲!30年来,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高等学府的优秀学者和社会精英为了共同的理想,汇聚校园,立志从教。此刻,在缅怀杰出的教师、前辈的时候,我们为自己义无反顾地继承他们的事业,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
教师是立校之本,更是发展之源。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任重道远牞心齐城下”。上海金融学院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教育综合改革的大潮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教师职责的崇高。
30年前,为将教师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设立了教师节。30年来,党和国家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在教育界弘扬爱生荣校、爱国兴教的师者情怀,已经初见成效。30周年后的今天,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地位是由教育的地位所决定的”,但这条人皆周知的道理是靠“教师的作为”支撑的,可以这么说“每个教师的地位是靠其作为赢得的”。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藉此,提出三点想法,与教师共勉。
一是为人师表,努力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本身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文化水准,更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师爱和师风集中体现,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付出,师风是教师的从业态度。教师只有爱生敬业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希望我们的教师坚持以德立身,加强师德修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二是教书育人,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本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不仅要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前沿,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传授给广大的青年学子,而且还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学方法,追求良好效果。要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着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服务社会,努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启智明德,还要努力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这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三立”。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种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牞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标准。广大教师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提升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能力,争取在立德、立功的基础上,还能立言,为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