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兼职陷阱如何避免 学子兼职何去何从

2014-09-23     浏览(62)     (0)

  大学生兼职 在当今的大学校 园里非常普遍, 而在法大,很多 同学也出于各种原因加入或者试图加 入兼职大军中来。这其中,有不少同学通 过兼职得到了相应的报酬,缓解了经济 压力,锻炼了自身能力。但也有一些同学 在其中遭遇了陷阱和骗局。最近,在法大 BBS的实践兼职版块,《提醒:谨防国泰 后面清秀园北区某兼职中介》及《不良招 聘帖请在此匿名举报!暨不良商家信息 公布帖》两个帖子被整理置顶,引起论坛 上同学们热议,很多同学均在帖子下讲 述自己在寻找兼职工作过程中遇到不 良中介上当受骗的经历。
  究竟大学生兼职会遭遇到怎样的 陷阱,如何避免在寻找兼职过程中的骗 局,通过怎样的渠道能安全有效的获得 兼职工作?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有 过兼职经历的同学们及学校相关部门 的老师。
  学子讲述遭遇黑中介经历2011 级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小郭 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大一时的受骗经历。 小郭说,距离自己受骗已经过去三年了, 本来已经觉得没有提起这件事情的必要 了,但是当他看到校园里这种小广告仍 然四处被张贴,想到刚刚入学的师弟师 妹肯定不知道选择和辨别,他觉得自己 应当把不良中介的行骗过程讲述给同学 们,以使同学们避免经历他的曲折之路。
  刚刚步入大学时候的小郭希望通 过自己的能力做点儿兼职工作减轻父 母的负担,所以当他看到校园里张贴的 招收打字员的广告时,就联系了对方, 并按照对方要求去国泰商厦后面一小区 进行“面试”。但当他到达那里后,才发现 所谓的“面试”仅仅是一个中介机构劝说 要求前去的同学们交纳“会员费”,一次 性交纳四年的“会员费”120 元之后,就会 将相关兼职信息发给入会的同学,并承 诺很快就可以赚回所交纳的“会员费”。 小郭也有些将信将疑,但他看到那里有 很多像他一样学生模样的人都交纳了 “会员费”后,于是在也交了四年的“会员 费”后离开了。起初的几个星期,小郭的 确收到了该中介发送的兼职信息,但是 不是距离学校过远就是需要各种面试条 件等等,并且信息杂七杂八,几乎没有什 么实用价值,小郭也没有像中介机构承 诺的那样找到兼职工作。而之后,该中 介机构再也没有给小郭发送兼职信息, 120 元的会员费也就不了了之。据小郭 所知,他身边也有很多同学有相似经 历,但都由于没有办法维权或由于交纳 钱财数额并不大,不愿意节外生枝,就 不再声张。
  随后记者采访了很多其他受骗同 学,发现大家的受骗经历都极为相似,事 后也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证据向该不良中 介声讨合理说法,只好自认倒霉,其他至 多能够提醒身边的好友不再上当,也别 无他法。而此次 BBS上开了专帖提醒同 学们注意不良中介的欺骗行为,很多同 学才跟帖将自己的经历都讲述出来。
  管理员发帖提醒 受骗同学当积极 投诉记者随后采访了负责法大 BBS 实 践兼职版块的管理员 C,探究“黑中介” 事件曝光的起源。管理员 C 讲到,我校 BBS 实践兼职版块版主们始终恪守职 责,力争为同学们提供安全有效的信息。 但由于版主也无法核实论坛会员所发布 每条信息的真实性,这只能依靠同学们 的监督和投诉。通常管理员在接到会员投 诉之后,会查看发帖人员的常用登陆 IP, 若多为校外登陆,则会采取暂停账号及封 号等措施予以严惩,目的就是净化论坛环 境。此次曝光不良中介事件即是两名版主 在接到论坛会员投诉之后,分别发出置顶 帖提醒同学们注意此类不良中介行为。此 外,由于此类中介还会采用在校园各角落 张贴“高价薪酬”小广告的形式进行招揽, 而版主们也只能在论坛上采用发帖的形 式提醒同学们注意辨别。因此,希望同学 们能在遭遇不良中介或者不实的招聘信 息的时候,积极投诉说明情况,才能对相 关的帖子信息作出相关的处理,以防更多 的同学上当受骗。
  校园小广告该如何应对?
  记者走访校园,的确看到不少角落 张贴着受骗同学所描述的“急招抄写 员”“高薪急聘”等下方附有数条联系方 式的小广告,很多已经被撕掉,但撕过 的地方又被贴上了新的广告单。而同学 们走过,是否了解这类广告的背后仅仅 是一家揽钱中介吗?大家又该如何应对 校园里张贴的小广告呢?记者采访了我 校保卫处处长林发军。
  由于同学们在去中介“应聘”交纳 钱财造成财产损失之后,并没有将此情 况上报给校方寻求帮助,保卫处更是无 从得知同学们的经历。而校园各类小广告 的张贴也一直是保卫处最为头疼的一个 问题之一,由于高校的公共性和开放性, 常常是保卫处组织人力前脚撕掉,后脚小 广告又被贴上。据调查,大多数的广告张 贴员为临时招聘的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工 作人员,校方对于在校学生一般采取批评 教育为主的方式,而对社会工作人员则只 能扣留张贴工具和广告单,但这并不能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可否认有些广告无 论从内容上或商家服务方面,对学生的确 是有用的,但从当下鱼龙混杂的市场情况 来看,学生还是要谨慎选择,不可轻信对 方。要查清楚对方的来历资质,是否拥有 合法运营执照,如果自己搞不明白应咨询 学校或相关部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 烦。”林发军对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建 议,同时若在兼职过程中遇到不良中介 等此类与描述不符的机构,应当尽力收 集必要证据,向校保卫处寻求最大帮助, 以降低利益损失,同时也可为其他同学 避免此类遭遇提供支持。
  学子兼职何去何从?
  由于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尚浅,再 加上大部分兼职都属于短期工缺乏法律 保障,大学生兼职被骗的情况屡屡发生, 那么同学们的权益如何得到最大保护? 同学们又应当在寻找兼职过程中如何防 止受骗呢?记者采访了我校学生处学生 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卜路军,希望帮助同 学们正确识别安全有效的兼职信息。
  卜路军首先介绍了我校学生资助管 理中心所发布兼职信息的筛选流程。首 先学校会通过摆展台等途径收集有兼职 需求的学生信息,建立数据库,校外有招 聘需求的正规单位在通过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审核之后,可以由学生资助管理中 心给数据库留档的同学进行短信、飞信 等形式的通知,学生随后可以根据相关 信息进行报名面试。这些流程都是在专 人负责的情况下进行,完全可以保证兼 职工作的真实有效性。
  同时我校每年都为有兼职需求的同 学们提供1000 个校内岗位,完全可以满 足校内学生的岗位需求,甚至经常会出 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但可能由于校 内岗位工资较少或部分同学希望走出校 园锻炼自身,很多同学仍然选择自寻兼 职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 难以预料和控制的状况。
  卜路军提醒同学们,我校学生资助 管理中心所发布的正规兼职广告,都会 张贴在学校水房外的正规宣传栏内,且 均盖有校资助管理中心的红章,而除此 以外的兼职信息,均为其他渠道张贴的 小广告性质,在浏览上面信息的时候应 多加辨别。或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 的做过相关兼职经历的师兄师姐来寻 找合适的兼职工作,避免走弯路。
  记者手记:根据记者调查整理,目前有学生发 现的此类兼职中介有位于国泰商厦后一 小区的和海友酒店旁的中介,而又有多 少同学在寻找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遭遇其 他不良中介却不得而知。在2014 级新生 入学之初,学生处与保卫处在微信公共 平台上联合发布了《骗子又出新招了》等 新生防骗指南,在得知此类不良中介行 为之后,学生处与保卫处将分别在微信 公共平台上进行提醒宣传,避免同学们 在不了解真相的前提下继续受骗,而同 学们也应在了解相关情况对班级同学和 身边朋友作出必要提醒。此类骗术长年 累月地存于校园却难以杜绝,甚至大学 生兼职受骗愈演愈烈,缺少的就是揭露 和警示,只有在校方的监督下,同学们提 高警惕辨别能力,才能为大学生兼职工 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记者 杜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