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在傅斯年铜像落成仪式上的致辞(2014年8月23日)
作者: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春林
尊敬的何副委员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聚集在孟真湖畔,举行傅斯年铜像揭幕仪式,共同怀念傅斯年先生。在此,我谨代表聊城大学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傅斯年先生是我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主将,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学者和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涉及多种领域且有重要贡献,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的领袖,创办和领导了历史语言研究所二十多年,一大批名家学者汇聚在他的麾下。他领导进行的大规模殷墟挖掘、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傅斯年先生生活在外敌入侵、社会动荡的旧中国,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民族责任心,使他经常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抗日战争时期,他怀着书生报国的激情,主导舆论,讨奸御寇,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工作。
今天,我们在校园里树立傅斯年铜像,并将铜像身后的这片美丽的湖泊命名为孟真湖,还要举行“傅斯年与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就是为了缅怀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凛然风骨和社会担当精神,激励我校师生以傅先生为榜样,学习、秉承傅先生倡导的良好学风和教育理念,积极开启后学心智,把传道、授业、解惑、治学付诸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当中。
今天揭幕的傅斯年先生铜像,是由傅氏族人捐赠。你们的义举,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爱国教育、40周年校庆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在此,我也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傅先生生前曾说,“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的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今天,我借用傅先生这句话与大家一起共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