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秋日饮食以“和”为贵

2008-11-20     浏览(438)     (0)

本文介绍了秋季养生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精神情志、运动导引等方面,强调了“和”字的重要性,并推荐了适合秋季食用的食物和饮品,同时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营养和预防疾病。金秋时节是开展健身运动的好时期,但也要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等病的发生。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民间素有“秋老虎”之说。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饮食调和,润肺防燥.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侯。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呖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此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但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不利于补虚。再者,饮食营养也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其次,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因此,人们每日应适当多饮些白开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润脏腑。
  键身锻炼,动静和谐.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如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注重预防,和而安康.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哮喘等病的复发。因此,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开心的度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