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百年诞辰  百幅佳作捐献国家

“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举办

2014-09-13     浏览(70)     (0)

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首次集中展示了冯法祀抗敌演剧队时期作品,并展出了他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期的学习、研究与创作。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冯法祀晚年表现江苏水乡甪直的油画风景。同时,冯法祀的夫人和儿子捐赠了100件艺术作品,由国家永久收藏。展览受到了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6月27日,时值冯法祀百年诞辰之际,“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既以历时的线索反映冯法祀不同时期的研究与创作,更聚焦他艺术生涯中两个重要艺术时期——20世纪40年代抗敌演剧队时期和50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期,二百余件作品配合文献史料,构成冯法祀艺术人生的宏览,彰显出老一辈油画家对艺术与时代的关切。

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冯法祀抗敌演剧队时期不平凡的艺术经历,梳理其40年代在抗战大后方的稀世之作。此时期虽然生活艰难,但冯法祀创作颇丰,代表作品有《演剧队的晨会》、《开山》等,成为补遗抗战时期中国油画的重要篇章。
抗战胜利后,冯法祀随徐悲鸿北上,为恢复国立北平艺专(今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的教学不遗余力。新中国成立后,冯法祀在中央美术学院任绘画系及油画科主任。1955年,他不拘年龄与地位的差异,坚持参加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油画训练班,并于1957年完成了油画《刘胡兰就义》。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展出了冯法祀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期的学习、研究与创作,围绕着《刘胡兰就义》创作的近百张珍贵画稿首次整体亮相,成为冯法祀严谨的艺术态度和努力探索主题性美术创作规律的有力佐证。

冯法祀在晚年依然醉心画笔耕耘。展线最后陈列着四幅表现江苏水乡甪直的油画风景,为冯法祀2009年所画,其中一幅尚未完成,可以说他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鲜明地展现出“艺为人生”的赤子情怀。

在展览举办之际,冯法祀的夫人张云先与儿子冯世光继承冯法祀毕生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意愿,向国家捐赠了100件冯法祀艺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在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纪念座谈会,学院老一辈艺术家侯一民、靳尚谊、靳之林、李树声、邵大箴等高度评价了冯法祀对于中国油画创作和油画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

宣传部 徐新立/整理

《刘胡兰就义》 冯法祀 230×425cm  油画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