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哈尔滨师大报》

教师代表张喜田的发言

2014-06-30     浏览(164)     (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2014届毕业生们:

流水经年,逝者如斯。四年前,大家携着欣喜和希望、光荣与梦想,踏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门,那时大家的理想很丰满。四年来,大家与师大共同进步和发展,一次次地经历了现实的骨感之后,大家已羽翼渐丰、学业有成。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为大家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你们的四年“有期徒刑”即将结束。这四年,不管你们是打着精神度过的,打着游戏度过的,打着kiss度过的,还是打着酱油度过的,今天都将在此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刻,与大家共同生活的四载岁月在我头脑中不停地闪现,感谢大家、感谢师大给了你们,也给了我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临别在即,首先请让我代表学校的全体教师向你们说一声:亲爱的同学们,老师真的爱你!临别在即,将三份希望送给大家:

第一,关于母校。

什么是母校?多年以后大家会发现,母校就是自己曾经有千万不满,却不愿他人言说鄙夷的校园。纵然寒冷冬天手脚冰凉,炎热夏季彻夜难眠,书馆占座非常艰难,食堂饭菜勉为其难,但是看看大家内容丰富的毕业照吧。照片在述说的尽是心中的那份不舍的情怀。那是大家心中一个共同的声音,那就是我爱你,师大;再见了,校园。虽然,在各大排行榜中,师大的排名还不靠前;虽然与其他院校相比,师大既不是高富帅,也不是白富美。但是,请大家记住:事业有成的、当领导的,往往都是矮穷矬。当然,此真理不适用于在座领导中的高富帅和白富美。走过今天,哈师大从此将是你们的金字招牌,不管毕业证放在抽屉里,搁在书桌上,还是藏在被窝里,选章校长的签名已经永久地印在你们的毕业证上,无论寂静欢喜,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大家将人生中最热情、最灿烂、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师大校园,也秉承着师大人的血脉即将奔赴远方,希望将来大家无论身在何处,高就哪里,都能够坚持“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的人生哲学,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关于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毕业以后,大家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开始。无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深造,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永远保持读书学习、探索新知的习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习能够重塑人生。尽管过去四年你们已经读过很多书,但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请记住宁静致远,不要为眼前的名和利而耗尽你终生的利益。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感受到逆境的苦涩,体悟到面对十字路口时的彷徨与困惑,那时请记得母校。师大的全体教师愿意作大家的坚强后盾,可能我们终究给不了你们所需要的全部,但我们愿意倾其所有,为你们不断提供继续前行的力量。无论遭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你们都要永远牢记师大人的精神和品格,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朝着设定的人生目标出发!在此,借用清华校长顾秉林先生的话,“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希望大家能够怀揣着一种憧憬美好未来的积极心态,猫吃上鱼,狗吃上肉,奥特曼都打到自己的小怪兽。

第三,关于传承。

此时,回望四年的大学生活,可能心中都难免会有遗憾,遗憾自己曾经蹉跎了岁月,虚度了光阴。然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过去我们只是教育的接受者,虚度光阴耽误的是自己。此后,我们就是教育的执行人,虚度的光阴耽误的是一批人、一代人,甚至是祖国的未来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所以,告诫大家一定要从严治教,切不可误民误国误人子弟。我们的母校哈师大已经走过了六十几个春秋。哈师大人秉承着“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34万余名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哈师大的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活跃在教育事业的各条战线上。校友们的突出业绩在祖国教育事业的宏伟历史画卷中已经留下了一幅幅永存的画面,他们的累累硕果激励着我们后来人励精图治,将哈师大人的的学脉代代相传。希望大家走出校园,不管扎根何处,都能不负前人所立德名,以强烈的使命和责任自觉担当,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将“哈师大人”的声名远播世界,亘古流传。

人言教无味,我道味无穷。幸得桑梓教,终身为动容。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身体好、家庭好、工作好、福利好、待遇好!一切都好!欢迎大家有时间常回母校看看!

(发言者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