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勿入信仰的迷途

——观 “招远事件” 有感

作者:胡艺馨    
2014-06-16    




  对于一切以宗教和信仰的名义进行煽动暴力的行为,以及一切为这种行为辩护的邪说,君王们都应当用他们的法律利剑,学者们应该用他们手中的笔——就像天使手中挥舞的夺魂金杖,把那些助长以上那些恶行的言行统统予以诛伐,并打入地狱,使其万劫不复。
  ——弗朗西斯?培根5月28日晚,山东招远发生了一起“全能神”邪教成员故意杀人案件,六名该邪教成员在麦当劳快餐店,在众目睽睽之下疯狂施暴,残忍地将被害人殴打致死,其行为令人发指,震怒国人!“招远事件”在令国人悲愤之余,不禁让人感慨:勿入信仰歧途的可怕。
  据报道,六名邪教成员中包括五名成年人和一名13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孩子。五人中除一人55岁、一人39岁,其余三人年龄分别是30岁、24岁、18岁,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好时候,但是今后的人生等待他们的却是法律的严惩……更让人沉思的是,在这六名邪教成员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的竟然是年仅30岁,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过出国经历的大学生(张某)。这不禁让人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深陷邪教组织不能自拔呢?这里可能有其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个体因素的影响,但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可能也是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原因。
  缺乏正确的信仰支撑 缺乏正确的信仰支撑。。信仰一词最初来源于佛教,特指宗教信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仰的理解也逐渐扩展,并不仅限于宗教信仰。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这样定义“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当代大学生可以信仰的东西有很多,除了宗教,我们还可以信仰伟人,还可以信仰某种观点、某个道理,比如我们坚信“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等等,这些简短而深刻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元素。
  有学者就大学生信仰问题,对全国20 所高校的2000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拥有信仰的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6.49%,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占调查人数的48.57%,不清楚自己有无信仰的占调查人数的14.94%。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没有稳定的信仰,有些大学生对信仰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听到大学生发出:“大学生活很迷茫”、“人生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生活没有意思”等等“感慨”了。
  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信仰,大学生才会感觉生活的无趣与乏味,缺乏“动力”,一旦树立了正确的信仰,人就有了精神支撑。在你迷惘、失落、退缩的时候,正确的信仰会给你一个无形的力量,支持着你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辨别是非能力有待加强 辨别是非能力有待加强。。拥有信仰很重要,但是具备选择正确信仰的能力更重要。那就是辨别力、判断力,有了它才能区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关于宗教信仰,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也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前提是我们所信仰的不能是邪教,邪教是国家坚决打击、取缔的社会毒瘤。“全能神”便是打着宗教幌子的邪教,他们目无国法,散布歪理邪说、制造恐慌,通过拉人入教聚敛钱财,对于退教者威胁恐吓,甚至残害致死,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给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招远事件”中,“全能神”邪教的信奉者张某也有自己的“信仰”,但是她缺乏辨别力,没能看穿“全能神”邪教的真面目,最终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张某在信奉邪教之后,不仅指使家人对无辜者施暴,还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恶灵之王”,见面之后就会杀了她……此时,丧失辨别能力的她不仅毁了自己人生,也毁了家人的幸福。
  因缺乏辨别力而误入歧途、上当受骗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有的同学为了尽快找到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轻信“黑中介”而被骗钱财,抑或是受利益诱惑被困传销组织;还有的同学为了通过考研、各类资格考试和等级考试而选择“买答案”、“找替考”,最终落个“钱财”、“学业”两空的结果等等。因而,在大学期间就应积极锻炼、提高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否则等我们步入社会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很难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很可能会迷失在美丽外表伪装下的谎言之中。
  知识积累不足 知识积累不足。。而良好的辨别力、判断力是建立在扎实、广泛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当然,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学历不代表知识,分数也不代表知识,知识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帮助你辨别是非善恶、选择正确信仰的能力,一种能用来把握自己生命和生活的能力。“招远事件”中的张某,仅凭自己看过的一本“全能神”教的宣传书籍就盲目轻信,却没能看到,“全能神”为了增强对成员的迷惑性,打着基督教的旗号,传播着与基督教精神完全相反的教义。他们用曲解圣经、歪曲教义的方法,以为我所用、唯我独尊的态度对圣经进行恶意的批判和取舍。设想如果张某能在这之前对基督教及其他正规宗教教义有些常识性的了解,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被邪教所蛊惑,让自己的生命之花过早地凋零。
  “招远事件”带给我们很多反思,事件的几名邪教成员,法律会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公正的审判。而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于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群体,应该引以为戒,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加强知识积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选择一个正确的信仰,用它们引领自己美好的人生之旅。
  (撰稿 政策法制办 胡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