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北大立起乒乓“冠军墙”

2008-09-25     浏览(318)     (0)

北京大学体育馆奥林匹克与乒乓球雕塑揭幕,国际乒联副主席等出席,强调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奥运会的影响力。雕塑上镌刻着从1988年至2008年的6届奥运冠军名字,成为北京大学的标志性人文景观。



乒乓球馆外的冠军墙


  本报讯 8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体育馆“奥林匹克与乒乓球”雕塑(“冠军墙”)揭幕仪式举行。国际乒联副主席克劳德·贝尔热蕾、尼尔·哈伍德、朱迪·弗朗哥,以及多位往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冠军等出席了揭幕盛典。
  国际乒联副主席克劳德·贝尔热蕾对“奥林匹克与乒乓球”雕塑的落成和北京大学体育馆为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而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热情称赞了北京奥组委所做的工作,表示世界乒乓球运动必将随着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赛事的顺利举行得到更大的推动。
  北大副校长岳素兰说,北京大学体育馆是第一座专门为奥运会比赛而建造的专用场馆,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在各方面都符合乒乓球运动的要求,也必将为推动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她强调,北京大学与奥运的情缘由来已久,1952年,第一届全国乒乓球比赛就是在北京大学举行。这份情缘因为“奥林匹克与乒乓球”雕塑而更加丰富,北京大学也希望借此机会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和乒乓球运动发展而尽自己的努力。
  第25届奥运会乒乓球冠军获得者王涛作为运动员代表致辞,他对“奥林匹克与乒乓球”雕塑的树立和自己能够在墙上留名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借助雕塑的树立,有更多人了解和投身乒乓球运动。
  北京大学体育馆运行团队主任、校党委副书记张彦在揭幕仪式上回顾了场馆运行团队为筹办奥运赛事而辛勤工作的500多个日夜,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奥运乒乓球健儿能够更好地展示实力、发挥水平,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和乒乓球运动在全中国、全世界的发扬光大。
  “奥林匹克与乒乓球”墙雕与北大体育馆建筑外观顶部动感乒乓球的设计交相辉映。墙体分割为6块,标志着从1988年至2008年的6届奥运,每块上面镌刻着一届奥运城市的名字、奥运会会徽和该届奥运会冠军获得者的名字。“奥林匹克与乒乓球”雕塑不仅成为北京大学的又一标志性人文景观,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第一次将单项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以雕塑的形式进行记载和铭刻。
  揭幕仪式由北大体育馆常务副主任兼竞赛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姚振绪主持,奥运会乒乓球冠军陈龙灿、韦晴光、王涛、吕林、孔令辉、闫森、乔红、李菊、刘南奎、玄静和、梁英子、瓦尔德内尔等出席揭幕仪式,共同为雕塑揭幕。(北大场馆运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