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北外德语状元丁思齐: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刘泓靖 李晨悦    
2014-06-15     浏览(225)     (0)

  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初试复试双第一成绩;曾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辩论赛获亚军,并获赴德奖学金,多次获校奖学金,是绩点最高的常胜将军。荣誉和赞扬声环绕在他的身边,可他却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他就是我校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2010级学生———丁思齐。
  提到考研,多数人的状态是日夜奋战,心力憔悴。相较之下,丁思齐的考研过程则是不慌不乱,水到渠成,“语言学习注重四年内的积累,不取决于备考时的一年突击。”他每天只复习10页资料,不贪多求全,也不随心所欲。定量完成,劳逸结合。有时候他也会出门散散心,“要学会如何倒空自己,才能学会如何装满自己。”他这样说到。学习外语所要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琐碎而又陌生的语言系统,而人的接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同时每天的学习压力也容易令人焦虑,丁思齐适时将这些情绪倒空,便于更好地吸收知识。此外,他依照计划每十天留出半天缓冲期,以应对意料之外的事情。有条不紊,就是他的备考法宝。
  由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近五年的真题不再对外公布,备考时,丁思齐只找来一些十几年前的刁钻怪题。将这些旧题与笔试相比,丁思齐认为:“此次笔试只是题型翻新,难度与往年相差不大。”考试前,丁思齐就一直鼓励自己:“研究生入学考难免会遇到难题。既然大家面临的都是类似的情况,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取得初试第一的成绩后,丁思齐迎来了面试环节。“乌克兰的局势和对此看法”这一问题令丁思齐印象深刻。回答过程中丁思齐有些紧张,担心老师接连发问,但老师反而安慰他“放轻松、不要紧张”。老师的话缓和了气氛,也使他找回了备考时的状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对丁思齐来说,“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语言学习可以融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语言的美妙。热爱唱歌的他,利用学习语言的优势,大三暑假将红极一时的民谣《董小姐》歌词翻译成德文,并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同时他还在外语学院毕业晚会上以法语歌曲 《玫瑰人生》告别校园。选择德国经济与外交研究方向的他,有着广泛的阅读面。生活记事、文艺思绪、时事评论,他将平时的阅读所感,整理成诗、成文,既陶冶情操,又能为知识大厦添砖加瓦。
  “大学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就会知道这四年要做的事。”这既是丁思齐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也是他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总结。刘泓靖李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