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新肝宝贝”欢聚附属仁济医院 该院儿童肝移植技术全国领先

2014-06-09     浏览(114)     (0)

儿童节前夕,附属仁济医院举行慈善晚会,与社会机构及爱心人士互动,为胆道闭锁儿童创造健康人生和美好未来。该院已为112名贫困患儿提供肝移植手术并康复出院。


  本报讯 儿童节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在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过肝脏移植的“新肝宝贝”再次来到该院,欢度“六一”儿童节。在当天举行的慈善晚会上,中芯国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等慈善机构代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代表出席,并与参加此次“六一节”活动的“新肝宝贝”家庭进行了互动。
  当家长们抱着自己健康快乐的“新肝宝贝”,感谢医生和社会给予的帮助时,医学专家们呼吁,更多社会机构与社会爱心人士能够与医疗机构携手,共同为胆道闭锁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手术前,她从来没有笑过,总是不停地哭,因为她痛、难受,可她小不会说。手术以后,慢慢她就开始笑了,而且经常笑”。当一位“新肝宝贝”的妈妈回顾这段曾经让她痛得彻心彻肺,而后终于暗尽洞天的那段历程,心情仍久久难以平复。
  据了解,从2004年附属仁济医院肝移植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12个患儿获得各类基金资助或爱心人士接受肝移植手术并康复出院。这些患儿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6个月,都曾经饱受胆道闭锁、或者胆道发育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以及布加综合征等肝病的折磨。
  “胆道闭锁发病率约为1/8000-1/10000,如不经治疗,70%-80%儿童在2岁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2/3的胆道闭锁患儿在成人之前仍然需要进行肝移植救治。肝移植的1年生存率超过90%,5年生存率也可达80%以上。”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夏强介绍到,“仁济医院肝移植中心成立至今已有十年,从2006年开展第一例儿童肝移植手术起,至今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名肝病儿童,仅去年一年就为76名肝病患儿成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是全国完成儿童肝移植数量最多的医院。八年来,仁济肝移植团队联合儿童医学中心和儿童医院相关儿科专家,在儿童肝移植手术相关技术,儿童肝移植后免疫抑制的使用与免疫监控,活体供者的手术安全性以及儿童受者术后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已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肝移植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终末期肝病儿童的生存率。为我国儿童肝移植技术今后进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项技术获得了今年的“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然而,众多由于先天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儿童终末期肝病均需肝移植手术,仅胆道闭锁每年发病例约为1500-2000例,而其中只有不足10%的患儿有机会接受肝移植手术。除了诊断因素、技术因素、家庭认知与供肝因素外,经济因素是影响肝病患儿救治的重要原因。十几万的医疗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是沉重的压力,很多家庭最后无奈地选择放弃治疗。这不但是病患父母们的遗憾,也是我们医务人员心头的痛。”
  这些由慈善基金资助进行移植手术的贫困患儿无疑是幸运的。其实,为了能够救治更多患儿,从2011年开始附属仁济医院肝移植中心就与慈善机构、企业携手打造慈善募捐的公益平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中芯国际)等政府、社会团体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加入,为更多贫困家庭的肝病患儿送去了新生的希望。附属仁济医院已有112个患儿获得各类基金资助或爱心人士接受肝移植手术并康复出院。
(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