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大报》

我的交大情

作者:□杨若愚    
2014-04-17     浏览(10)     (0)

  初入交大, 一颗年少轻狂躁动不安的心顿时宁静了下来。一排排梧桐树在静默中无声地矗立着,成长着, 仿佛在倾听着什么。这里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尘世的浮华, 这里摒弃了功利的世俗和琐碎的世事, 这里只拥有纯净的蓝天和飘逸的云彩。而这一片天, 一朵云, 就是一个绝美的世界。
  微风习习的傍晚, 抱一册书, 携一杯茶。一书、一椅、 一杯, 足矣!一边翻书, 一边品茶, 任时光在手指中流逝, 不知不觉太阳就落山了, 大地像涂了朦胧的油彩一样, 而此时书也读完了, 茶也品完了。于是斜躺在草坪上, 回味着淡淡的茶香, 倾听着大自然的呼吸, 观赏着无限好的夕阳, 别有一番情趣和意境。
  高 山 仰 止 , 景 行 行止。在图书馆里, 我找到了一个书的海洋, 广阔无垠。在这片深蓝深蓝的海洋里, 我愿做一个勇敢的水手, 一个时代的弄潮儿。在这里, 我看到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我认识了无数伟人与智者并与之交谈, 与历史交谈, 与文化交谈。在这里, 我得到了一个纯真的世界, 这里摒弃假恶丑而得到真善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顺着这个天梯向上攀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世界, 伟哉!壮哉!
  出了图书馆, 来到小花园。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 遥想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 , 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 复又寻不到。桃花源一直被视为迷失的人间仙境。但在小花园,你就会发现, 其实, 桃花源一直都未曾迷失, 只是我们迷失了自己。在这里,一切世俗的东西都会在你心中沉淀下去并得到澄
清。正是初春的早晨, 置身小花园中,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波光粼粼。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洒落在草坪中, 它们有一种别样的美, 任你践踏, 我依旧绽放!在这里, 每个人都会心静如水,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于曲径通幽处再看这一草一木、 一花一水, 才知道交大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淡泊与宁静的诗意, 还有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大智慧。
  在交大, 我们学会了观察我们读懂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夏天的激情与动力, 秋天的充实与恬淡,冬天的沉稳与宁静。欣赏会泽湖之景, 如闲坐沐春风, 悠然自得; 若久旱逢甘霖, 心旷神怡; 似登高而望远, 豁然开朗。
  如果说交大的自然美丰富了她的外表, 那么绵延传承的人文美则充实了其内涵。我们的老师都以其渊博的知识和负责的态度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折服着我们, 教化着我们。古人云: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记得有一次在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课堂上, 已过 60 岁的老师突然暗自神伤, 她说: “同学们, 今年是我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最后一年了, 明年的现在我就退休了。但无论怎样, 请你们珍惜大好时光,在你们身上, 我看到了青春的活力, 看到了我当年的影子。 ” 顿时, 一种感伤的情绪吞噬了每一个人,老师好像察觉到了我们的伤感, 她接着说: “我突然想到了一首歌, 它能给我们带来一段美好时光, 你们想听吗?” 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想。 ” 随即我们又安静了下来认真倾听着老师的歌 《外婆的澎湖湾》 , 是的, 它的确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妙的境界中。我们想到了消逝的童年、 逝去的青春和即将来到的青春。
  交大, 给予我们的不止是这些, 她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置身校园, 这里的一花一草都是那样的宁静,但宁静的背后去也有着别样的沉稳与激情。梧桐树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而我逝去的花季以后将去哪里找寻?若干年后, 交大,我的脑海里有你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