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大报》

全 国 杰 出 青 年 代 表 走 进 校 园

2014-04-17     浏览(8)     (0)

  本报讯 4月4日下午,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分享会在科学馆207举行。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学龙、 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电务段安全员尼红、 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郎坤三位全国杰出青年代表走进校园, 为交大学子带来各自的奋斗故事和成长体会, 希望能为在成长奋斗过程中的学生们注入更多的青春正能量。
  李学龙率先向大家描述自己的奋斗之路。他简单介绍了他的成长历程, 随即与同学们分享做科学研究的经验教训。言语之间, 他旁征博引, 深入浅出, 侃侃而谈, 娓娓道来, 引人深思, 发人深省。他以曲江宴和王国维的 “三段论” 开始, 穿插自己的科研经历, 告诫大家一定要 “坐得住” , 沉得下去。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奋斗的过程一定要有自主的精神, 求人不如求己。成功这件事没什么好说的, 做一件事情可能会失败, 但是不做一定就不会成功。发言结束之际, 他借“上巳节” 的典故祝福大家一切平安顺利健康, 祝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
  被誉为 “南疆铁路安全守护神” 的尼红第二个走上台。她以朴实深刻的话语, 为大家讲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经历和体会。从小时候在牧区生活时对铁路的信号灯光心生向往, 到从事铁路工作, 她一步一步追寻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她善于总结发现问题, 进行一些小范围的改进创新, 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做。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标准化作业在她眼里不是枯燥的象征, 她认为自己实现了小时候的理想, 坚守岗位有所成就。无论从事哪行哪业, 一定不能忘记奋斗。
郎坤作为高校工作者, 她一开始便说, 面对交大学生, 她感受到了深切的熟悉感和亲切感。结合自己9年志愿征程的支教工作实际, 她与大家交流 “如何使中国梦落地” 。她认为, 志愿者给孩子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 还有希望。志愿活动令她感到非常快乐, 这种快乐是纯粹的快乐, 是做别的事情不能体会到的。她希望大家都能寻找到自己的梦想, 并能顺利实现。
  在听取三位代表的事迹后, 在场同学们纷纷发问, 希望三位代表能为自己答疑解惑。在互动过程中, 郎坤表示志愿服务应当是一种生活习惯, 大家都应该培养这样的生活习惯; 尼红强调善于思考、 善于发现、 善于总结, 是搞好创新的手段; 李学龙认为, 不管身处哪个专业, 都应该了解大形势, 有大视角。代表们言辞恳切实在, 语言发人深省, 令大家获益匪浅。 (张海天 何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