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曾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能超过尊奉其双亲的,可就有这么一个人精心照料瘫痪的岳父,三年来不离不弃,以至于岳父夸赞他的耐心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他就是我校外国语系一名普通的教师———刘建平。
初走进刘建平家中,首先看到的便是客厅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氧气瓶、药瓶等物品,而他正站着给瘫痪在床的老人活动手臂。
据刘建平介绍,今年89岁的老岳父冯金财,因四年前一次摔伤而瘫痪,后又患脑溢血,从此便卧床不起。几年来,刘建平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老人,不但没有一句抱怨,反而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行孝的习惯。最多一天给老人擦洗八遍,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在冯金财的床前,有一张仅容一个人侧卧的沙发,刘建平的妻子冯秀英说,三年来刘建平就一直睡在沙发上,因为老人不能自理,时时需要有人照顾,作为女婿的刘建平从此便成了业余的护理专家。
作为我校外国语系的老师,刘建平每周有十四节英语课,57岁的他在每天上完课以后再去照顾老人,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他却一直坚持着,“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为子女付出了这么多,现在照顾他是应该的。”他笑道。因为工作,每天晚上刘建平都得给学生备课,由此便出现了他自己的“劳逸结合”法———备课一段时间,就帮老人活动一段时间,互相调剂着。看似辛苦,他却笑称:“我都把这当成休息了。”为了给岳父擦洗身子时不打湿老人身下的被褥,他就从外面找来装卫生纸的塑料包装袋,垫在老人的身下。夏天天气热,为了让老人躺得舒服点,他就每天从头擦洗到脚,最多的一天给老人擦洗了八遍。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按摩、擦洗、喂饭……刘建平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有时忙活到早上三四点钟,他才会稍微睡一会儿,然后准备去上课。
每天给老人活动四肢1000多次,天天更换被褥“只要有爱,什么办法都会有的。”刘建平对记者说。为了让老人更加舒服,他专门从医院借来升降床放在客厅里。他说,客厅里通风,空间大,老人会感觉更舒心。因为患过脑溢血,老人的四肢几乎都不能活动,为了避免肌肉萎缩,他就一遍一遍地给老人按摩、活动。由于活动量大,有时他也会吃不消,因此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找好需要按摩的五个点,每处100次。而实际上,每次按摩活动的次数远远超过100次,一天下来就得1000多次。
“水、饭、卫生、按摩、医疗、情感沟通,只要能做好这六点,就能护理好老人。”刘建平掰着指头说道。其实对于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而言,做好卫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却总是不厌其烦地给老人更换被褥,几乎是一天一次,从没忘记过。每隔几天,他就会给老人清理一下鼻孔、耳朵,刮刮胡子,把老人照料得舒舒服服。
“希望明年还能给老人过个生日!”
“老人的生日是4月14日,今年过生日的时候,家里的子女都来了,还到牡丹园里逛了一圈,老人高兴得不得了。”刘建平说,希望明年还能给老人过个生日。
“对待老人就得有爱,现在看来,老人关心子女基本没问题,但有不少子女不愿意去照顾老人。老人们年轻时付出了那么多,该得到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伸出手。”刘建平说。 (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