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报》
越地文化精英的代表者——慧皎
——在慧皎大师圆寂14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作者:潘承玉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我国佛教史上的杰出学者、著名越地乡贤慧皎大师圆寂1460周年,这是一件前所未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学术和文化创举。感谢来自北京的中国佛教协会佛教研究所副所长杨笑天研究员、来自南京的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王学钧研究员、来自上海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朱恒夫教授,以及市内外省内外其他多位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感谢你们不以数千里数百里为远,风尘仆仆出席本次纪念活动,并带来多年潜心研究慧皎大师的诸多成果与大家分享!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们也特别感谢本次纪念活动的承办方上虞乡贤研究会和浙东名刹普净寺,你们为本次纪念活动的隆重举行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组织工作,精心选择了曹娥江畔这个幽雅环境,为大家深切缅怀这位佛学大师,探讨其多方面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最好最贴切的氛围。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正如大家越来越多体认到的,生活于南朝梁时代,长住会稽嘉祥寺,一边讲经传法,一边专心著述的慧皎大师,在中国佛教史,在中华民族精神史特别是知识分子人格发展史,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传记文学史,乃至在越地文化发展史上,都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突出地位。
就佛教史而言,大家知道,我国社科研究界近期来对近百年来的最重大事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了深入研究,然而,对于公元后第一个千年的中国来说,当时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中国化实际上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以博大胸襟去接纳、包容另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两大悠久文明之间的一次特殊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