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 - 《成都医学院报》
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高校协调发展
作者:本报评论员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8年10月15日,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当前工作的指导方针,需要认真深入的学习,并积极贯彻实践。作为满足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智力保证的高校,在工作中也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方针,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各方面工作要又好又快地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鲜明地指出了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仍然指出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变化的今天,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社会组织,同样面对着众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应与时俱进,努力改革发展,才能应对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面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高校应该如何调整教育教学?如何设置专业?又该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努力进行改革和发展,在发展中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二,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教职工、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高校,“人”具体所指就是教职工和学生,“以人为本”就应当以教职工为本、以学生为本。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地方,教职工是教育过程中的最主要力量。一所高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以教职工为本,应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校从本质上说,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组织。高校无论从组织建构、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建设、活动组织等,其主要目的都应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满足学生的发展和成才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该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
第三,践行科学发展观,高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高校的改革发展,不是指工作中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第一重要的工作,但科研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高校的科研水平上去了,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学校后勤工作是保障师生学习生活的基础,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也不容忽视,此外,师资力量建设、学生工作、党团工作等同样不能忽视。由此可见,高校发展是各方面的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统筹兼顾,做到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