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离家的路上
水院07级研究生 姜文腾
作者:姜文腾
作者在描述初秋早晨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求学路途的感慨。作者离家越来越远,但仍然关心家人,每次离家都希望时间再慢点。作者回忆起母亲电话中描述家乡的情景,感到眼角湿润。作者在北京求学期间逐渐学会长大,期待未来的挑战。
雾越来越浓了,把这初秋的早晨装扮得如梦境般,太阳虽已升起,可似乎拿浓雾毫无办法,让人只能看到东方天空朦胧的朝霞。草已经开始泛黄,满载着露水,弯着腰,静静地望着水渠中缓缓流淌的秋水,清澈冰凉。水稻已胀起了鼓鼓的肚子,准备抽穗、灌浆、成熟。路旁的棉花已熟,朵朵白棉躲在枝丫下,望着路上来往的行人。
带着家人的叮嘱,背着母亲给装好的满满一大包的吃的,我又一次走在了离家的路上。早已不知是第几次离家,只知道随着自己慢慢长大,离家是越来越远了。小学是两公里,初中是六公里,高中是六十公里,大学是两千余公里。回首远望,家开始慢慢消失于迷雾中……家永远是游子的牵挂,即使是春节时排上一天的队,只要能买上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心里就是暖暖的。母亲的身体不好,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这都让我时常牵挂。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打个电话回家,即使没什么事,只要能听听家人的声音,听听母亲的唠叨,就是温馨的感觉。
求学的路是离家越来越远,我也已慢慢习惯。还记得大一刚到学校时特别想家,气候、饮食的不适应更加重了这种情感,有时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会泪流满面。去年做辅导员带08级新生时,也有学生想家,我只告诉他们,家人只希望我们在外求学平平安安,想家是必然,但我们更要照顾好自己,才能让家人放心。
太阳已升得很高,把雾慢慢驱散了,刘海已湿,发尖已形成水滴。家已被其它的村庄挡住了。前几天接到父亲电话,说是干活时把腰扭伤了,让我不禁担心起来,可一向开朗的父亲竟还安慰我起来,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说起父亲,心里好像总有一种愧疚感,为了我的学业,年近半百的父亲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每次给我打电话总说一切都好,叫我不要节省,而我只能从他的声音中来感觉他的身体是否还好。父母从不会特意问我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最关心的是我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每次都是我自己主动向他们汇报我的学习成绩,当我告诉他们,我拿奖学金了、被评为三好学生了、竞赛得奖了、保研了……他们脸上的笑容已经给了我答案。
再松一松书包的背带,换只手提行李,马上就到车站了。每次离家都是这样不舍,总希望时间再慢点。还记得端午节前母亲给我电话,说过端午节了,你的生日也到了,多吃点好吃的,家里一切都好,桔子树、柚子树开花了,石榴树也花了,西瓜结了好多,快熟了,芝麻、豆子种下了,红薯开始牵藤了……听着听着,我的眼角湿润了。
车来了,坐上车,窗外的风景在变,小树变大树,矮楼变高楼,五年在北京求学的日子让我逐渐学会长大。屈原曾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又何尝不应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