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报》

全国两会上的南农声音

2024-03-15     浏览(357)     (0)

编者按:2024 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奋战在各条社会战线的南农杰出校友,作为这一届两会的代表委员,以诚朴勤仁的情怀在会上建言献策。 一起来听,全国“两会”上的南农“好声音”!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农学院 1977 级校友

曹卫星

关于建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提案

提案指出, 通过对近年来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调研发现,“十四五” 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比如在交通一体化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已经形成;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向廊坊市北三县延伸, 北京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河北省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京津冀地区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特别是河北突出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建设, 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近 4000 处;在雄安新区建设方面,雄安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手段, 持续优化淀区生态空间,增加底栖生物和鱼类多样性,恢复白洋淀生态系统完整性。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仍面临三省市经济发展差距过大、 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不足, 以及人民福祉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提案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交通、生态和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 二是以北京新的“两翼”推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进人民福祉。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我国土地资源适宜高强度开发利用的较为有限,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且面临着保发展、保耕地、保生态的多重压力。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土地观,实行最严格的集约用地制度、耕地保护制度、生态保护制度,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力提升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曹卫星建议,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行动,统筹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创新土地资源供给与管理方式, 深化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建立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及财税等激励与约束机制,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优质耕地及高生态价值用地。 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土地工程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水流域与湿地、退化与污染土地、盐碱地等领域的规模化综合治理。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重点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实行用养结合,建设节水高效农田。加快智慧国土平台建设,构建国土资源天空地立体化遥感监测“一张图”,建立实时监管和数据共享平台,发展“规、批、供、用、修、查、登”全流程数字化国土管护新体系, 推进自然资源治理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 植保院1986 级、农学院 2001 级校友

顾祥悦

支持传统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议加大研发与技改奖补力度、 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奖补力度、扶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产业“向新力”,撬动新质生产力“拔节起势”,建议设立国家层面“公共文化日”,进行立法保障,丰富公共文化载体,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议加强法律保障、 宣传引导、 规划管理, 更好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建议从国家层面立法制定相关法规,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 完善征信系统对侵权人的惩处。

建议加大对传统行业研发技改的奖补力度

首先,要加大研发与技改奖补力度。政府通过制定指导性文件,根据企业研发、技术改造费用及其增量给予基础补贴和增量补贴, 在地方奖补政策基础上,强化对企业研发、技改的政策支持。 其次,加大产学研合作奖补力度。 建议细化以结果为导向的产学研奖补机制, 引导高校与企业在具体创新项目上展开合作。 通过制定专项政策,鼓励企业和高校加强合作。对与国内外高校、 科研院所签订责任权利明确的项目合作协议,并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的企业,提高实际支付研发经费补助比例, 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 更大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科研力量和政策支持。 针对扶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建议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文件,推动成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有产业特色的创新平台,以数智化推动传统产业从供应端、生产端、销售端再到消费端的改造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园艺院 1986 级校友

陆銮眉

陆銮眉重点关注教育改革、 闽台合作、法律法规、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问题。她认为,农村集体“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她建议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广“四定一督”机制(是指:定底价、定年限、定程序、定约束条件、全过程监督)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陆銮眉表示:“‘四定一督’机制锁定资源资产发包交易的关键环节,把权力运行风险点置于纪委常态监督之下,有效防范基层廉政风险。同时,推动廉洁乡村建设,破除干群信息隔阂,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陆銮眉看来,想要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得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己任,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维护民利,认真履行职责和使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农学院1987 级校友

马传喜

结对帮扶, 建立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主销区是国家粮食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 能够进一步缩小产销区经济发展差距。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低,对财政贡献有限, 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每年还要从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中拿出一部分支持粮食生产, 导致生产的粮食越多,财政越困难。

马传喜建议,启动横向补偿机制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合理估算补偿资金总规模。构建产销区结对帮扶机制,推动粮食主销区根据自身实际获益比例建立专项基金, 通过结对帮扶方式,对主产区水利设施、农田建设与改造、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补助。同时加快主产区粮食大县经济发展, 提高主产区粮食等重要的就地加工转化能力, 加快形成多元化、 规模化、现代化的粮食产销合作新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农学院 1987 级校友

高德荣

加大红皮抗穗发芽小麦品种选育与推广

高德荣强调,为保障小麦高产稳产,确保颗粒归仓、减少损失,必须重视小麦收获期田间穗发芽问题。 为此,他提出建议,长江中下游麦区必须坚持审定和推广红皮小麦品种; 鼓励和引导黄淮麦区等白皮小麦种植区的育种单位,培育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红皮小麦品种, 保障红皮品种顺利参加区域试验和审定;此外,还要加大抗穗发芽品种的筛选和推广。

无论白皮还是红皮小麦种植区, 都要加强筛选,培育和推广抗穗发芽性更强的小麦品种。目前, 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项目已对所有参加试验的品系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 将进一步推动育种单位对穗发芽抗性的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植保院 1991 级校友

戚益军

提高耕地自主经营效

促进共同富裕

一、优化种植结构。 须以大食物观为引导,有机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大农业结构调整。宏观上不断优化完善时空上的资源配置结构,微观上谋势、谋特、谋优,择强发展。

二、粮食生产补贴要满足“三位一体”。 应当“亩产论英雄”, 按照亩均产量和地力保护的达标情况进行补贴, 提高补贴资金扶持的精准性和瞄准性,引导种粮户“三位一体”科学生产粮食。

三、提高农户生产的科技含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使精耕细作与现代科技结合, 推广“粮-经-饲-养”的复合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四、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 聚焦“谁来种地”问题,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 董事长、经管院 1998 级校友

葛海蛟

以国有大型银行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金融、把握金融、引领金融,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金融本质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推动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为金融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新使命新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 “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将新要求、新使命融入金融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三、切实发挥国有大型银行“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行中发展历史最悠久, 最具全球化和综合化特色的一家百年大行,切实强化使命担当,积极发挥“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中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农学院 1999 级校友

胡培松

关于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案

一、提高种粮农民养老待遇。建议切实提高种粮农民养老待遇,通过政策、项目等手段,吸引返乡农科大学生,扛起种粮大任。 二、提高种粮农民直接收入。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 三、提高种粮科技水平。 继续加强优质高产多抗耐逆粮食新品种培育与推广,高效技术和生态栽培模式研发与推广, 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户粮食生产的“舒适度”。 四、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 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投入, 提高保费补贴标准和赔付比例,解决灾年亏损问题;持续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增品、提标”,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切实发挥农业保险稳产增收的政策效应。五、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粮食提价难、降本难的背景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具备一定规模的种粮主体实现“卖原粮”向“卖大米”“卖食品”转变;积极推动“粮食+文化”“粮食+旅游”“粮食+教育”等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民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关于加快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提案

一、强化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各项粮食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主产区倾斜, 不断增强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法律法规,明确对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作出规定,确保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落实到位。三、支持主销区对主产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建议在《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中,将主销区出资设立粮食产销科技合作项目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农药学专家、理学院 2002 级校友

宋宝安

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

宋宝安代表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和必然要求。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 宋宝安代表认为:“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就必须把教育和国家重大战略进行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支撑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

加快《植物保护法》立法工作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础

“建议将《植物保护法》纳入立法规划,尽早解决我国植物疫病防控法律短板。”宋宝安建议重点规范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植物疫病防控法定职责。二是加强植物保护体系队伍建设。三是规范植保防疫检疫服务行为。 四是完善植物疫病防控的保障措施。(转自南京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因排版需要,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