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投身职场,就很少再有机会能回母校看看了。平日里和身边的朋友同事聊天,话题一扯到读书时代,已经被匆匆岁月模糊了的曲师时光就又清晰如昨地出现在脑海里了。
细数往昔,我和曲师的诸多故事中,我最想说给大家听的应该是在路上的故事。
城际列车在数不清的黑暗隧道和连绵的山脉缝隙之中“咣当咣当”地前进,车厢摇摇晃晃。有一群打着赤脚的孩子在人群中挤过来又挤回去互相追打玩闹,爸爸浅色运动鞋的鞋面上已经印满了孩子们的泥脚丫印儿。我在旁边盯着爸爸的脚,不敢抬头看他的眼睛。
在我们一家从东北出发之前,爸爸继无数次发问之后,又一次问我是复读还是去曲靖?我依然坚持且坚定选择后者:去曲靖!父亲小声嘟囔:
“得亏你考了,不然我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地方!”
高考后,按父亲的意思是要我复读的。我没有顺父亲的意,更没有再读一年再过一次独木桥的勇气。硬是用“胳膊”拧着父亲的“大腿”,踏上了曲师之路。
入学手续办完,一切安置妥当后,在送父母离开学校的路上,母亲攒着满眼的泪花劝我说:“孩子,要不你再考虑考虑?这里离家太远了,人生地不熟,我怎么放心把你留在这里?”
听着母亲哽咽着说出来的话,看着父亲走在前面笔挺的肩背渐渐蔫下去的样子,越走越慢的步伐,我的心真真切切地动摇着。
停下脚步回过头去,我看着迎宾大道上有说有笑的新同学,看着热心帮忙带路提行李的学长学姐们,午后的太阳光特别灿烂,教学楼前一派热闹的景象。我抱了抱母亲的肩,“妈,你看,这里的人都是幸福的,我能加入他们就是幸运的。”
爸爸扭过头,“都来了,就别劝了。她自己的路让她自己走吧!以后吃亏了,受苦了,也怨不到我们做父母的!”
在曲师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证明了加入曲师的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在这里,永远不缺少榜样的力量,永远不缺少奋起读书的身影。她像一轮太阳,让所有学子如向日葵般始终向光绽放。
现在,当父母在亲戚朋友们面前高调炫耀着我的各类奖状和现在的工作时,我再一次跟父亲提起母校曲师,父亲小眼一眯,哈哈笑道:“星星之火都有燎原之力,珠江源头藏着大秘密!”
四年的曲师求学经历,不仅使我自己实现了华丽蜕变,也使我的家人对曲师从闻所未闻的担忧到赞不绝口的肯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属地,要么容纳身体,要么栖息灵魂。从东北到云南,从黑土地到红土地,如今看来,我来到曲师,并不是针对复读的逃亡,而是从故乡到归属地的一场奔赴。
“刚正博爱、睿智笃行”,我带着曲师人特有的曲师魂离开,是为了远赴下一场人生盛宴。而在出发之前,曲师早已为我披上了远征的铠甲,给了我无畏的勇气和无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