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安全“金鸥”

2012-12-28     浏览(57)     (0)

学校为确保安全运行持续平稳,引入量化与质化研究手段,实施“一防三抓”措施,加强安全信息管理,健全安全诚信文化。蓝天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瑰宝,安全文化为其铸就根基和底色。安全管理从经验式的“人治”朝向科学的“法治”进阶。近10年累计飞行167万小时,事故率仅为0.006。安全文化形成覆盖校园的正能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用航空运行体系,持续安全运行是学校发展之基、工作核心之重,亦是全体飞院人幸福之源。
  今年,学校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引入直观的量化与质化研究手段,校长郑孝雍提出“一防三抓”逗硬措施;各训练运行单位实施新版安全运行标准、建设SMS安全管理体系、开展规范化班组建设活动;航安办加强安全信息管理,健全安全诚信文化;公安局制定《开展平安飞院行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方案》。旨在强化教职工“如履薄冰”的责任意识,确保安全运行持续平稳。
  11月初,《中国民航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创造全球通用航空安全的最好纪录,近10年累计飞行167万小时,事故万时率仅为0.006。数量的硅步积累下,“我要安全”意识强化、“我会安全”学习培训、“我能安全”设备改进、“我须安全”监管到位,一套套“组合拳”、一张张“防护网”不断出击,安全文化的影响力与询唤价值形成覆盖校园的正能量。蓝天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瑰宝,飞行文化、机务文化、空管文化共同指引蓝天文化的坐标,而安全文化则为蓝天文化铸就了根基和底色。
  “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最大的幸福”,这是每一名新员工必须接受的入职教育。而从一个团队命名方案的方案起步,从一次技术改良的讨论出发,细微点滴之变,却标志着安全管理从经验式的“人治”朝向了科学的“法治”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