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全民战『疫』的中飞院答卷

——写在全民战『疫』形势持续向好的伟大转折之际

作者:□本报评论员李忠粮    
2020-03-30     浏览(127)     (0)

这篇文章描述了中飞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包括响应党中央决策、制定防控措施、传达学院部署、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搭建云课堂、安排海外学生疫情防控等。中飞院人在经历磨难后,相信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庚子年新春前夕,暴发于湖北武汉,扩散于春运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场输不起的全民战“疫”,在万家团聚的春节前夕迅速打响。

如果从 1 月 23 日武汉封城算起,到?4 月 4 日清明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进行了 74 天。74 天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最终迎来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日子,中飞院不曾停步,中飞院奋力前行。

中飞院,作为中国民航的主力高校,早在战“疫”打响之前的 1 月 11 日,便根据正常教学计划进入了寒假时间。而全院 30000 余名师生员工,也按照各自的安排开始了轻松、愉快的假期休整。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1 月 23 日上午 10 时,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疫情发展态势,作出了“封闭大武汉、切断传染源”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与此同时,还在假期中研究、讨论学院建设发展问题的中飞院党政领导,立即按中央和上级组织的要求,把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宁可十防九空,绝不可失防万一”的政治站位,积极响应、迅速落实:

——学院各职能部门来了,他们根据《中飞院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并结合所在地区和本单位的具体实际,迅速制定出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防控措施,为提升全院师生员工的“免疫力”开出了一剂良方;

——各飞行分院、二级学院的党员干部来了,他们迅速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将学院党政在非常时期作出的非常部署,传达到分散在国内外的每一名师生员工,让“全员戴口罩,宅家做贡献”的中飞院方阵,汇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 14 亿战“疫”大军之中;

——学院机场公安局的干警、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来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坚守在分布于川、豫两省 7 地市的不同校区,按照严防、严控的工作要求,对进校人员进行体温测试、登记,用忠诚筑起了阻挡疫情扩散的铜墙铁壁。

2 月 24 日,寒假结束。但根据国内疫情实际,在教育部没有确定大学生返校时间的情况下,广大教师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起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云课堂,有力保障了学生在线学习,尽可能把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3 月 20 日,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蔓延的消息后,学院立即通过远程在线视频,向海外学生通报国内的战“疫”情况,安排航医为他们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叮嘱海外师生要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集聚。随即,学院又专门为他们采购、寄赠了一批包括医用口罩在内的防护用品。

同心不惧风来急,雨过尘尽艳阳天。如果说,同呼吸,共命运,是中飞院写在战“疫”答卷上的关键词。那么,果断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就是中飞院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敢于斗争,不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是中飞院战“疫”答卷上的夺目亮点。那么,战“疫”初期,党中央一声令下,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狠抓落实,所展示出的速度、力度表明,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已然成为学院的行动指针,而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自觉,更是转化成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把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生动实践。

正如《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讲,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迈入 21 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大考。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人们看到了挺拔在风雨中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

今天,从艰难困苦中走来,在风霜雨雪中跋涉的中飞院,已经开启了 64 年建设发展的新航程。回望 64 年的风雨历程,中飞院人对困难、对挑战并不陌生,对成功、对胜利更加熟悉。因此,我们相信,中飞院的校历终将铭记 2020年,这不仅因为在这一年,中飞院人与自己的祖国、同胞共同经历,并战胜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磨难,更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愈挫愈勇的斗志和善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底气。

未来,我们需要坚持战“疫”,更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风雨兼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