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师大报》

遵从内心,他为梦想注入原动力

访上海大学生影像大赛金奖获得者戈亚辉

2014-01-10     浏览(40)     (0)

戈亚辉是一位热爱动画的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生,他致力于创新突破并多次在比赛中获得佳绩。他的梦想是成为独立制片人,不断学习并强大自己,为祖国的动画和影视产业作出贡献。他制作的参赛作品《NA-TURE》获得了本次大赛的殊荣。





  “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在与戈亚辉及其辅导员翁晓玲的交谈中,记者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热爱生活、专注动画、不懈创造、努力有所作为,”这是戈亚辉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戈亚辉,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13届毕业生、第四届上海大学生影像大赛动画短片竞赛金奖获得者。多年来,他为梦想注入原动力,心无旁鹜潜心于专业学习,致力于创新突破,屡次在比赛中获得佳绩。“本次大赛戈亚辉获此殊荣顺理成章,这也是他坚持不懈刻苦钻研,全心付出得到的结果。”
一切源于爱
采访中,戈亚辉口中的高频词是“爱”。他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更多的是对动画的爱,对音乐的爱,对电影的爱,对母校的爱,对工作的爱。他还特别“爱神游,爱死磕自己。”
  戈亚辉十分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自觉、勤勉、刻苦学习。翁老师说,这是一位特别用心、用功的学生,课余几乎总窝在动画渲染实验室忙碌,双休日、寒暑假也少有休息,有时还通宵达旦创作。
  动画专业的学生在传统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制作等方面各有所长。戈亚辉擅长制作三维作品,偏向技术型。在创作上追求个性化、时代感的戈亚辉,在题材策划、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音乐和配音、合成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思考和作为。
  平时,他常处于“神游”状态,坐着也想,走路也想,睡觉时也会想着自己的创作,“完美”是他的追求。涉猎广泛,积累丰富的他,制作短片时“特爱和自己较劲”。他总是细细琢磨,寻求更好更新的表现手法。
修行靠个人
内心丰富的戈亚辉,课余生活却极其简单。“忙时一定是在做片子,不忙时不是在看电影就是在看教程”。“‘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四年的上课时间其实很有限,我们不能只依赖上课所学的东西。我不是天才,也没有捷径可走。学电影语言就是多看片子,学技术就是多看教程,练美术技法、提升修养就是多学多画。多做片子,做了才知道自己行不行,能不能。”
  戈亚辉把自己浸润在专业学习中。大二他在上海天地软件园参加实习,做宣传片、年会视频,拓展所学,磨砺心智。他制作的短片别具一格,曾获上海大学生影像大赛动画组银奖、上海市无偿献血创意大赛最佳作品奖。
梦想在感召
戈亚辉本次参赛作品主题为《NA-TURE》,这是一部借助MAYA,REALFLOW,AE等软件完成的三维动画作品,展现的是从信息时代到现代工业时代最后回到原始生态的虚拟过程,是一个追朔本源的过程。戈亚辉创作的初衷旨在对人与自然以及科技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反思。这部作品的特点,在于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技术全面。从内容和技术上来看,涉及数字、机械、电子、人体、动物角色模拟、水墨特效等;从知识和技能来看,几乎涵盖了四年专业所学;从镜头的转接方面来看,做了特殊的处理后使得作品整体上更显自然流畅。这些都获得了评委的交口称赞。
  通过大赛的历练,戈亚辉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他说,回过头再去仔细打量这部参赛作品,觉得它还不够完美,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美术上,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次参赛获得如此殊荣,戈亚辉十分感谢评委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获奖,是一份荣誉,也见证了戈亚辉专业学习的成果和青春成长的印记。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令戈亚辉重新审视自己,开启崭新的创新旅程。
  “为爱活着、为爱的事业奋斗。”戈亚辉现入职于上海艾游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后期包装。他的人生梦想是成为独立制片人。如今的戈亚辉正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强大自己。“让自己拥有足够支撑理想的能量。希望有一天能为祖国的动画产业和影视产业作出贡献!”
(记者 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