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赣江而建,工程体量大,但由于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施工,不光缩短了工期,并且成了优质工程。游览时,我有幸在大坝的上游,碰见了数十只正在江里戏水的中华秋沙鸭。它们三五成群,一会儿迅速地钻进水里,一会儿又在水面上急飞,模样俏皮而可爱。只可惜,距离太远,手机拍摄的图片,即使能看到它们红色的长嘴巴,却看不清它们清澈的眼神,效果不尽我意。
二线船闸工程,就在水电站大坝一侧。这是一个投资近30亿的工程,设计最大工作水头32.5米,是世界第八、国内第四的超高水头单级船闸,具有“千里赣江第一闸”之美誉。工程不仅有效弥补了水电站船闸的通航短板,充分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求,达到千吨级,也为赣粤大运河的最后通航打下了坚实基础。走上江边的古城墙,鸟瞰整个工程,我无比自豪,不禁感叹:“当年的万安,窝在江边,缩手缩脚。如今的万安,乘风破浪,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今年初,市民翘首期盼的十八口塘湿地公园终于竣工。曾经被堵塞数十年的十八口塘,一度水体发黑、臭气冲天,经过一番艰难的清淤泥、疏河道、引江水……陡然华丽转身,如今成了一座引人注目的大公园。每天清早,我都要骑上自行车,环绕公园骑行,用手机拍下五光十色的游步道、造型奇特的双曲桥、独居匠心的鱼头美食旗舰店……然后向着赣江边的滨江路进发,一路骑游,一路拍摄,留存下一张张优美而动人的风景照。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走向,每一条河流都有观照人间的流动密码。逐水而兴的万安城,进入新时代后,挥笔抒写文旅融合大文章:两岸布局环江自行车道和景观节点,江里开展水上运动和龙舟大赛,全面推进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正所谓:赣江水呀波连波,唱不尽我们幸福的新生活……(作者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万安县作家协会主席。)